我在武漢的58天|負責專業“找茬”,只為大家能平安回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3月18日,是首批浙江醫療入駐武漢的第54天,也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武漢第四醫院古田院區的重症病區“清零”之日,隨著病區外門咔嚓一聲關上,白衣戰士們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旗幟牢牢插在了這塊歷經54天戰“疫”的高地上。此時,鄭振洨突覺如釋重負,“打勝戰、零感染”的任務終於圓滿完成了。

1月25日,首批馳援武漢的浙江醫療隊緊急出征,感控專家組本次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確保這支隊伍中的141位成員在完成救治任務的同時不被感染,平安回家。

鄭振洨,作為首批浙江省醫療隊感控團隊的負責人,竭盡全力為隊員們築起了一張安全保障網。為了確保醫療隊員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工作,他第一個進入隔離病房,與感控專家組在病區逐項檢查各項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與武漢當地醫院溝通,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感控漏洞。

“這裡原先是家綜合性醫院,臨時改建成的傳染病病房難免存在防控方面的漏洞。比如,隔離病房不能對外開放、從汙染區到緩衝區需設置4個房間、緩衝區的每個房間都需裝全身鏡、護目鏡消毒桶得放在緩衝區的第1個房間、浸泡護目鏡的消毒桶得足夠大……”鄭振洨白天在醫院裡探查問題並追蹤落實,晚上則與當地醫院的相關負責人溝通,剛到武漢的前幾天,他每天幾乎只睡四五個小時,57歲的他卻沒喊過一句累。

他很快牽頭專家組完成併發布的《醫療隊員個人防護指南》,從硬件及制度上保障了浙江醫療隊醫務人員的安全。指南中對從出賓館開始到醫院、隔離病房,及從隔離病房出來,再從醫院至賓館的消殺都作出了詳細規定,甚至連就餐規則、回家沐浴等流程也進行了明確。

一開始,鄭振洨跟著醫療隊員們同進同出病房,一個個盯著他們穿脫防護設備,誰要是做的不到位,就會得到一通他的嚴厲批評,而他卻因嚴厲獲得了大家的喜愛。後來,大家的防護技能漸漸熟練了,他不用再去現場一一盯著,大家反而會想念,覺得他不在缺乏安全感。

武漢第四醫院的醫護人員也對浙江醫療隊的感控工作非常肯定,他們都說:浙江醫療隊不僅帶來了強有力的醫療救助力量支持,更為他們規範了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該院感科負責人李清文說:“你們的專業水平、嚴謹的工作作風我們非常欽佩!”

3月22日下午,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的專機平安降落蕭山機場,隨後隊員們乘大巴前往安吉隔離休養,鄭振洨的心裡則盤算著:新冠肺炎從天而降,與人類不宣而戰,而人類在應對時卻如此茫然,以致付出了巨大的損失與慘痛的代價。這次戰疫裡有很多經驗教訓可總結,僅從感染防控這方面就有很多教訓可汲取,有很多經驗好總結,要趁這段時間認真寫一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