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构推理》“钢人七濑”的一些遐想

文丨冥狱无双@bigfun社区

在本季度的新番《虚构推理》中,使用了大量的剧情描绘了“钢人七濑”事件。

故事中的“钢人七濑”作为都市传说中的亡灵,作为“想象力的怪物”依靠人的想象力存在于世,只要有人妄想其存在,期望其存在,钢人七濑便是不死不灭的。

这一有趣的设定让我想起了过去阅读的一些书籍,虽然我自己是不懂具体的科学理论,但俗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让我们来看看,通过“钢人七濑”能够展开什么联想。

警告:以下内容含有大量doge、扯淡、无端联想等元素,请谨慎食用

在《人类简史》一书中,描述了人类的三场重要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大约在距今7万-3万年前,智人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从而引发了认知革命,而这种认知革命的体现在人类语言的奇特力量。

每种动物都有着某种语言,人类并不是唯一的有声语言拥有者。那么人类的语言究竟有什么奇特的力量呢?

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最为灵活,虽然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却可以组合成无限的句子,从而产生无限的含义。这样,人与其他动物间信息的传递远远不是一个量级,从而体现了认知革命的力量。

但是奇妙的是第二种理论,它指出在人类社会中,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作为社会性的生物,光是知道周遭环境的讯息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部落里其他人的各类讯息,通过明确部落中谁比较可信,从而发展处更紧密、更复杂的合作形式。

仅仅是几十人的部落,想要得知每个人之间不断变动的讯息也是非常庞大的量级了,即使是今天,绝大多数人机沟通讲的都还是八卦,当今的时讯热点也永远少不了八卦的一席之地。

但是,八卦也有限制,借由“八卦”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的人数约为150人,超出了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深入了解所有成员的生活状况。

那么,最为关键的一点要来了。人类语言最为独特的功能在于,它不仅能够传达真实的情况,也能够传达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并且还能讲的煞有其事。

想一想,“钢人七濑”的出现也是源自于都市传说,也就是——八卦。而她正是人类“虚构”出来的。

再看一眼标题?

“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因此,传说,神话,宗教也应运而生。然而,“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是让人类拥有想象,在在于“一起”想象,比如《圣经》,就是无数陌生人“一起”想象构筑的。

透过虚构的故事,互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同心协力做同一件事,比如“十字军东征”,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同一个神,同一个宗教,同一系列的传说。这一点,可以突破八卦所存在的人口局限性。

比如,有这样的的句式,“喜欢xx的一定不是坏人”也可以作为类似的例子。

《监狱学园》中栗园千代:“喜欢相扑的都没有坏人”

前面说到:“钢人七濑”作为都市传说中的亡灵,作为“想象力的怪物”依靠人的想象力存在于世,只要有人妄想其存在,期望其存在,钢人七濑便是不死不灭的。那么,同样的,上帝也是作为“想象力的怪物”依靠人的想象力存在于世,只要有人妄想其存在,期望其存在,上帝也是不死不灭的。

某种意义上,“钢人七濑”和“上帝”并没有区别

,如果相信的人多了,说不定就变成手持2m钢筋的大胸美少女爱豆神教了呢?比起上帝,或许现在人会更喜欢这样的神灵吧?

而这些东西,都只存在于人类自身的共同想象之中。而除此之外,这个世界并没有“上帝”,并没有“钢人七濑”,也没有“商标”、“国家”、“法人”、“法律”、“人权”、“正义”......

基于认知革命,人类真的获得了很多东西。

想象的神话故事不仅表现了人类社交属性中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比如,天空中有一个散发着热力的光球,每天东升西落,由地平线而起,由地平线而落。这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什么发光发热?它是怎么移动的?

不管是赫利俄斯驾驶着四匹火马的日辇在天空中驰骋,又或是拉的太阳船在空中航行而过,还是大量核反应中的恒星,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现象。不懂得现代物理的古代人民试图用他们的方式描绘对宇宙的认知,只是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在动画中的第三话,引出“钢人七濑”时间的车祸当事人是这样描述的“手持长约2米的钢筋,身着红黑色褶边迷你短裙的礼服,头上绑着巨大缎带的无脸女性”

您品一品,如果从理解世界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挺有趣的。一位夜间司机看见了理解之外的景象,最后用都市传说的方式给出了结论。这样的场景最多出现的地点其实是

——《走近科学》

不管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是狗,是幻觉,是人工亡灵,甚至是et,多元宇宙的来客,神秘的物理现象等等等等,我们都需要知道,科学是可证伪的,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断更新的。

万物源自比特。(It from Bit)

——约翰·惠勒

比特是什么?比特是测量信息的基本单位。

信息无处不在,现如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电子设备与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不停的发生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信息远不止如此,它遍布各个领域。货币从实体变为比特,从而能够存储到电脑与词条上。人体本身也是一台信息处理器,记忆不仅存储在大脑中,也存储在每一个细胞中。DNA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它是生命的信息,用60亿比特的信息定义了一个人。

“处于所有生物核心的不是火,不是热气,也不是所谓的‘生命火花’,而是信息、字词以及指令......如果你想了解生命,就别去研究那些生机勃勃、动来动去的原生质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想想吧。”

——理查德·道金斯

“任何事物——任何粒子、任何立场,甚至时空连续系统本身”都源自于信息。

还记得“薛定谔的猫”吗?实验的结果会因为它是否被观察到而受到影响,这本身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观察者不仅在于观察,还在于提问与讲述,而这些都必须由离散的比特表示出来。

基因在生物上起着存储和传递遗传讯息的作用,在文化上,与之对应的是模因(meme),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图像、思想、旋律、流行语,这些都是模因。

如同宗教传说这些传播力强大的模因,

“钢人七濑”也可以算的上是一种模因。并且模因的传播速度比基因更快,传播的范围也比基因更广。

在我仔细思考模因(meme)时,我的脑海中常会浮现这样一番景象:一团闪烁的火花一边在一个个大脑间跳跃,一边还尖叫着:“我!我!”(“Me,me!”)

——侯世达

抛开源于古代的宗教不谈,时至今日也有“虚拟偶像”、“纸片人”这样的存在,ta们没有实体,却能在虚构的世界中长存,只要ta们的讯息一直被传递,那么ta们就是不死不灭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钢人七濑”就是一个新兴的模因,是由信息构筑的虚构生物

再扩展的想一想,如果某一天,人类身体的所有信息都能在电脑,或者说,虚拟世界中复现,那么人类是否就此不死不灭了呢?

这里是我关于《虚构推理》“钢人七濑”的一些遐想,欢迎大家收看,

如果有奇妙的想法和见解,不如在评论区中分享给大家,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