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ron SP AF180MMF3.5DiLD望远微距的5星,名副其实吗?





我过去编译过不少摄影器材的文章,可惜大多数随着网站的服务器整理,都已经归档了。好在,我作为版主还有权限,可以从后台找出来。

180焦段,自胶片机时代,就是各个摄影器材厂家的重点推出项目。因此,此焦段基本上家家都有,家家都强,几乎没有弱旅。随着镜头技术的进化,除过作为望远定焦之外,创新就成了赢得用户的关键。很多望远镜头上有微距功能的不少,但真正做到1:1放大的望远微距镜头并不多。而,TAMRON的AF180F3.5等倍微距头就显得有吸引力,可以一镜多用。

关于Tamron的这支头就是,以前没有认真的静心测试过。大多拍摄太过随意,后期也没有处理,想想糟蹋了这些镜头。最近又用这只头拍些微距照片,就想着发个图文。

西平关于镜头的测评,我最早编译于2008年,,2014年合并成一篇文章。这篇图文是在西平评论的基础上重新写成。

西平英生当年给这只头的打分,5星是他打分的最高分。那么,这只头是否名副其实?通过实拍大家自己结论。

西平英生的一刀两断: ★★★★★

操作性: ★★★★☆

摄影解像力: ★★★★★

实际拍摄: ★★★★☆

性价比: ★★★★★

当时的测试图片


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乃至专业人员,把各种不同的器材买回来把玩一遍,再决定购买几乎是不大可能。那,我们只有借鉴他人经验,根据自己的拍摄目的来选择器材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尽信书。如此说的目的担心大家走极端,要么不信,要不全信。同时也是有感于国内的资料匮乏(04年的感受,现在则大不同),尝试用此系列尽可能多的给大家介绍一些器材.

我喜欢器材,也很喜欢编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但我一般只从自己实践而且拥有的器材开始.总感觉盲目去介绍自己没有用过的器材,心里实在是没有底,更怕的是东转西转的观点会忽悠别人.也许因为如此,我的器材才越来越多,照片拍的越来越少.

从此系列开始把我拥有的部分器材结合手上的资料尽可能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介绍.由于没有太多时间测试,只能随便的拍点眼前的照片.对于照片的好坏大家就对付着看.

这只头是我2004年,也就是此头推出后的第二年在去仙台出差时买的.当时还买了 TAMRON的SP AF200-500MMF5.6-6.3Di LD,价格说起来也都不便宜.为的是给我的EOS-1Ds配.但令人失望的是,180头带回国后,在1Ds上动不动就不工作了,为了这个问题,多次给日本TAMRON发邮件问如何处理?TAMRON没有任何回答.好在我的保修期还没有过,带到日本找商家另外换了一只,用的不多,目前还算正常.这个小插曲彻底改变了我买副厂头的选择,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买这家出的头了.其实过去我一直看好的是SIGMA的头,而且也买了不少,只是那天买的时候,SIGMA的C口没有现货,我又没有时间等,就买了TAMRON.

尽管有此不愉快,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也不能因此就把此头贬低的一无是处.我买之前并没有看到西平的评价,买到后才知道.

日本器材测试评论家西平英生在他中,给此头的评分是5颗星.在12款微距中,得5颗星的只有此头和pentax D FA100MM F2.8

2003年5月,TAMRON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数码照相机,推出了望远微距头—SP AF180MM F3.5Di LD MACRO.

在TAMRON推出此头之前,我们可以选择的并不是很多,原厂的有CANON的180MM、NIKON的200MM,副厂的SIGMA的180MM。

此头共有CANON口、NIKON口、SONY的α口三种卡口.此头的卖点和小型轻便的大口径标准变焦镜头SP AF28-75MM XR一样,轻巧便携的设计及实惠的价格.也许这也是西平给此头打5分的因素之一.说起便宜,也就比SIGMA的同焦段头便宜了1000日元.镜头构成由11组14片组成.第二和第四片采用了特殊低分散LD镜片.聚焦方式采用的是他们自己开发的浮动IF方式,此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近距离拍摄,镜筒不伸出,全长没有变化.最短拍摄距离47CM就可以实现等1:1等倍拍摄.等倍拍摄时工作行程可以达到25CMM左右。

CANON口和NIKON口环采用的是上下推动镜筒来变换AF和MF.旷度较大,操作起来感觉很好.

镜头的最前端采用的是FEC结构,把滤镜环设计为可以自由转动的,也就是说装上PL滤镜后,滤镜环可以自由旋转.不象以前的,是靠转动PL滤镜.如此以来,就是装上遮光罩,也可以方便的使用PL滤镜等.TAMRON的如此设计很巧妙.他们在AF200-500U上也采用的此种设计。

西平在解像力拍摄测试中的数据表明,此头具有赶上CANON EF180MMF3.5L USM的高水平数据,从中心到边缘都表现出色.想想CANON的价格为22.6万日元,此头还是值得一试的.西平说虽然也进行了实际拍摄测试,但他说这个级别的镜头在描写性能上都是超水平,再分优劣已经没有意义.

还有根据美国《大众摄影》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和西平的评价基本相同。此头的最佳成像在F5.6,F8比F5.6稍差一点点。

详情参见下图中的内容,资料来自网络:


我比较看好的是此头的轻巧便携,和原厂头比较起来,这些副厂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配上些用这只头拍的照片配合此文。对器材的认可选择原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常个性化的事情。

无意推荐或是鼓吹,只是提供些信息给大家看看。




养了14年的小狗,18年5月老去,




刚用5D2在外边拍的李子花


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