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史话」滋养清河千百年的古河流之一--永济渠

《山东通志》记载:“隋大业中诏开永济渠,北通涿郡……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永济渠入临清,盖屯氏故沟,隋修之。”《元和郡县图志·永济县》记载:“永济渠,在县西部……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帝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代修之,因名永济。”可见,馆陶以北的永济渠段是沿用古屯氏河道再修缮挖掘而成的,唐朝时它自南而北途径永济县城、临清县城,再途经贝州州城向东北而入渤海。考唐临清县在今临西县仓上,唐贝州在今清河县花园村、塔坊村一带,由此可知永济渠的河道是自馆陶一路向北,经今临西县仓上再向北,循今赵王河在接近古清河的今清河县小屯村西一带,向东北转折而入进清河县境,大致略循今大连公路向东北流经从今连庄镇一带出境。元朝时期,整条大运河实施取直工程,清河县境内的运河被移至今县境东部,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其在县境西部流经的隋唐大运河逐渐湮失。

据推算,隋唐大运河在境内流经约500年,京杭大运河从启用至今约有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