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誰人與詩有故事。

“窗外雨潺潺,春意意闌珊”。不知是受了李後主的影響,還是有感於柳三變的“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我喜歡聽雨水灑落地面的聲音。急驟時的電閃雷鳴,緩慢時的細語叮嚀,不同的雨聲中會聽出不同的感受

喜歡聽日暮時分細雨灑落地面時的聲音。看天邊有一道霞光穿過厚重的雲層,把點點金黃塗在每一條雨柱上,這時的每一根雨絲都是透明的,清清涼涼、自由自在地飛揚在天地間,它無拘無束輕柔靈動。聽到此你能想起李清照,會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喜歡聽夜半時分的雨聲。在一個很好的夢境中被窗欞上噼噼啪啪的雨聲叫醒,朦朧中聽雨悄悄地向你講訴一天裡的故事。這時你的心不再孤寂不再驚慌,而是隨了它在閃電的伴奏下邊歌邊舞,世間萬物也停止了喧器,靜靜地看你們跟著蘇軾一共高歌,“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也喜歡聽清晨裡纏綿灑落的雨聲。早起推開窗,一絲風送幾絲雨迎面撲來,你所有的倦怠、所有的感傷會在不覺間消逝得無影無蹤,一種清爽無畏充滿了心胸,或者還夾雜著些許喜悅些許豪邁,繼而你有了想飛的感覺,有了“左牽黃、右擎蒼”的英雄氣概。清晨的雨聲,欲言又止欲語還羞,卻又讓你全部聽到,在餘下的時間裡你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的美好。

更喜歡聽正響午時的雨聲。滂沱大雨砸向地面時的那種震撼,讓你的身心也在一瞬間豁然開朗,那扯天扯地的雨、那震盪蒼穹的雷、那照徹銀河的光,讓所有的塵埃都退避三舍。這樣的雨,春天聽了傷心,秋日聽了傷情,而在夏季聽了則是另一種感受,你會在響如雷動的雨聲裡,發出武穆王一樣的慨嘆,“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小時候,喜歡跟在比自己稍長几歲的小姨身後去雨裡瘋跑,捉出藏匿在石縫中的各類昆蟲,然後把它們裝進紙疊的小船上,放置在雨水裡,看它們一會兒被掀翻一會兒被沖走,看它們為了生存拼命地掙扎在雨聲裡。忽然有個細微的聲音在唱“下雨了,冒泡了,誰家小孩不要啦!”我們害怕了,不再吵鬧不再瘋跑,躲進屋簷下,看頭上的水跟著天上的雨一齊滑落,我們顧不得擦,而是在心中反反覆覆地默唸,“下雨了,解渴了,爸爸媽媽還要我。”那個既調皮又好奇的童年,那個喜雨又怕雨的童年,在今天的每一場雨裡我都會不自覺地憶起,那個梳著短頭被雨水淋得渾身溼透,卻躲在屋簷下大無畏地高喊“下雨了,解渴了,爸爸媽媽還要我”的我真是很勇敢。

長大後,喜歡撐一把花傘走在雨裡,喜歡在時急時緩的雨聲中看蝶戀花叢,看乳燕展翅;喜歡和戀人漫步雨裡,說一段“青若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千古佳話。但更喜歡一個人感悟“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美感,如童年裡的歌謠,在每一個雨季在不同的心態裡唱響。

現在的我喜歡躺在床上聽雨。透過紗窗看雨水把所有的塵緣往事沖洗得面目全非,一種痛在心底開始瀰漫,漸漸的在雨聲裡把自已淹沒,所有的是是非非,此刻已無從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