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定向降準落地,進一步“降息”還遠嗎?

市場期待已久的定向降準終於落地!央行3月13日宣佈,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本次定向降準的對象除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外,還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

在疫情的衝擊下,今年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來得比往年遲了些。但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向南都記者表示,此時降準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市場信心,應對近期全球資本市場下挫的悲觀情緒。

定向降準正當其時

雖然已是年內第二次降準,但市場對這次降準早有充分預期。距離3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才剛過去不到三個工作日,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就宣佈落地。

“此次定向降準正是10號國常會會議精神的落地,主要針對受疫情衝擊較為嚴重行業的復工復產”,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向南都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受防控停工的影響,大量中小企業經營和資金流轉存在壓力。加之,疫情全球範圍擴散,外貿企業正在和將要面臨的外需壓力也在加大。對這些企業加大流動性支持十分必要。

此次央行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陳冀認為,基本與一季度受疫情衝擊影響的信貸融資需求缺口相匹配,既兼顧了季末流動性補充,又釋放信貸投放空間,促進經濟快速從疫情衝擊中恢復。

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看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既急迫又必要。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經濟造成明顯衝擊,增加了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難度。溫彬認為,目前復工復產各環節尚未完全協同,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阻滯環節,實體經濟需求偏弱,尤其是眾多小微企業仍然面臨生存、生產困難,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金融紓困。

對股份行負債端減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還額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央行有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為發揮定向降準的正向激勵作用,支持股份制銀行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同時優化“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框架。不過,央行也強調,此次額外的降準資金要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第一批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沒有覆蓋到股份制銀行,第二批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主要覆蓋中小銀行(如城商行、農商行等);其次,股份制銀行既沒有大型銀行遍佈全國的機構網點,也沒有城商行、農商行紮根本地的地緣、人緣優勢,負債壓力及成本相對更大。

所以,董希淼認為,對股份制銀行實施額外降準,定向釋放長期低成本流動性,鼓勵其發揮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優勢,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力度。

“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主要仍是在股份行的負債端對其減負,進一步釋放其對於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防範銀行業內部發展不平衡可能存在的尾部風險。”唐建偉認為,為股份行減負,即提升其支持中小企業的積極性,又化解和防範非對稱降息推進過程中銀行業內部潛在的“尾部風險”。考慮到銀行業內部發展不平衡現象存在的長期性,監管的彈性應該進一步增強,部分監管指標可以體現出針對性和差異化。

本月LPR可能進一步下行

市場預期的降準已經落地,本月的LPR可能進一步下行。溫彬認為,資金面的寬鬆還有助於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預計3月20日LPR將進一步下降,從而帶動企業融資成本下行。此外,銀行當前仍然面臨較大的負債成本壓力,適時適度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將是下階段貨幣政策的一個選擇。

“此時降準也一定程度上給予市場信心,應對近期全球資本市場下挫的悲觀情緒,” 唐建偉表示,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受到的衝擊明顯是確定的,未來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將進一步發力配合其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達到充分發揮合力的目的。

唐建偉認為,當前境外美股面臨大幅回調的風險,以及其他市場面臨同步下挫的不確定性,為穩定國內金融市場局面,央行未來可能推出更多針對性的政策加以應對。預計短期內央行政策偏松調節將仍以數量型為主,價格型為輔,本月可能引導LPR進一步下行。

採寫:南都記者 田姣 吳夢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