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四個春天》:世間最痛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最美是與子偕老

引語

2019年1月4日,紀錄片《四個春天》上映。這部紀錄片榮獲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上映之前,許多明星錄製了《四個春天》團薦視頻,他們每個人用方言說: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這部記錄片,雖然沒有過多的拍攝技巧,沒有華麗誇張的詞藻,沒有矛盾突出的事件,但能引起每個人的共鳴,讓觀眾默默抹淚。

在《紀錄片創作》這本書裡,有這樣一段話:“一個紀錄片要讓觀眾承認它真實,它的基石應該還是建立在內容層面上,是一種哲學上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它必須符合事理和人情,符合我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規律。”

我想,這就是紀錄片的真實帶來的共情力量。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耗時6年,是陸慶屹導演送給他的父母、他的家人的禮物。四個春天,四個春節,在貴州獨山,陸慶屹導演的鏡頭裡,基本都是他的父母,還有過年的時候,回到家裡的哥哥姐姐。

他用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他的家庭裡的大事小情。整部片子,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平常情緒,沒有過度開心,也沒有過度傷心,他的姐姐陸慶偉因病去世時,全家人也是一種剋制的悲傷。

在這部片子裡,他的父親和母親有時候拌拌嘴,有時候母親為父親剃頭,有時候父親為母親染髮,有時候一起唱唱歌。他的母親性格大大咧咧,經常能聽見他母親爽朗的笑聲,還時不時冒出金句。他的父親話少一些,子女不在家的時候,他就一個人擺弄擺弄樂器,聽著老伴的絮絮叨叨。

過年的時候,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到家,他的父親和母親更是掩不住的高興,一家人互相打趣,分享趣事,其樂融融。

2013年春節

展現他們的家庭生活的同時,這部紀錄片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一家在面對人生的悲歡離合時,用自己的方式度過了人生的節點。

其實,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縮影,這也是能打動觀眾的原因。

很多人看過這部紀錄片之後,都發出感慨:想立刻回家抱抱自己的父母。

我也是。

過年了,子女回家了,年過了,子女又離家

紀錄片裡,陸慶屹導演的父親和母親,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子女回家的那一刻。

他的母親說:“你們兩個來了,你爸高興,今天身體好點啦。”

子女回家了,熱氣騰騰的飯桌上,他們講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他們擺出可愛的pose,讓子女幫忙拍照,他們應著子女的起鬨,喝上交杯酒。

子女又要離家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為了不表現出過多的不捨,母親瀟灑地回頭,父親默默地將子女送到車站,然後一個人回到家。

春去春又來,父母親臉上的皺紋好像又深了些。

陸慶屹的父親母親擺pose

片中幾次拍到燕子,陸慶屹導演的父親很喜歡看燕子,燕子在家裡築巢的時候,父親眉開眼笑。

因為這燕子來的時候,嘰嘰喳喳的,家裡熱鬧多了。父親母親也把對子女的掛念寄託在燕子身上。

龍應臺在書中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親看著我們咿呀學步的背影,我們大一點了,父母看著我們揹著書包去讀書的背影,我們長大了,父母看著我們離家打拼的背影。盼啊盼,我們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他們越來越老。

父母一直目送著我們,我們又有多少次回頭看看他們呢?

李誕在《思念物語》裡和陸慶屹導演對話,陸導眼眶紅紅的,他說:“2016年,春節回家,就我爸那身體眼看著就是衰老得很厲害。”陸導的父親在那個時候,偶爾需要接上氧氣,才可以舒服點。

節目放出的片段裡,陸導離開家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為身體原因,只能在窗戶邊上目送他離開。之前,他的父親一直是親自送他們離開家,從車站到家,他的父親要走六公里的路。陸導說,他無法想象父親回家的時候,每一步帶著什麼樣的心情。

《思念物語》中的片段

這種離別,父母總是剋制著自己的不捨,這種離別,最心酸,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世間最悲哀的事情是,當我們自以為擁有一切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繞膝陪伴父母的時間。

所以趁還來得及,趁父母家人都健在,我們多回家看看吧。

世間最痛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卻讓我對死亡這件事釋懷

這部紀錄片裡,一個很大的痛點是:二老的女兒陸慶偉因病去世。

陸導的父母親,在女兒的病床旁,寸步不離地陪伴。他們給女兒按摩,給女兒擦身,在女兒的耳邊輕聲哄著。這就像回到了他們的女兒還小的時候,他們盡心盡力地愛護著。

他們的女兒在病床上喊著:“媽,媽。”在她病痛襲來的時候,在她恐懼的時候,她最需要的還是母親。

我們無論到了多大的年紀,在父母面前,仍然是孩子。

陸導的姐姐陸慶偉

無論父母怎麼挽留,陸導的姐姐還是離開了。她離家那麼久,終究還是回到了父母的身邊。

紀錄片裡,我們可以看到陸導的父母憔悴的面龐,可以看到他們隱忍的痛苦,他們似乎又老了一點。

我難以想象父母親看著女兒失去生命,看著女兒永遠閉上眼睛的場景。這世間最痛的事情啊,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女兒去世後,二老會經常看女兒的影像,看著看著,就哭了。

二老從沒有忘記過他們的女兒。他們在女兒的墳前栽上花兒,種上菜;他們在墳前做完農活的時候,會一起看向遠方,唱唱歌,回憶以前的事情;他們時不時地來到女兒的墳前,和女兒講講話;冬天下雪的時候,他們會掃去落在墳頭上的雪花。他們的女兒從沒有離開,他們一直在一起,只不過換了一種形式。

他們沒有一直悲傷,雖然想起的時候偶有落淚和心痛,但他們更加積極樂觀地生活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反而對“死亡”這件事情釋懷了。

生老病死是人間常事,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難受就難受了,痛苦就痛苦了,沒關係,我們把後面的日子過好,一定會有另外一種方式讓我們一直在一起的。

陸導的父母在為女兒掃去雪花

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一書中寫道:“接受個人的必死性、清楚瞭解醫學的侷限性和可能性,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頓悟。”

死亡是無法避免的,接受親人的離去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但我們可以選擇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極力珍惜。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的愛情,一直有

紀錄片裡,每一幀畫面都有陸導的父母,他們一直相愛著。

年輕的時候,陸導的父親說:“只等待你的同意,明天準備結婚。”就這樣,他們開始了相濡以沫的幾十年。

片子裡我覺得最美的畫面是:這邊的屋子裡,陸導的母親在縫紉機上忙忙碌碌,那邊的屋子裡,陸導的父親跟著音樂唱著歌。

幾十年的時光,編織了最好的默契。

在陸導的母親擇菜的時候,陸爸會端著一碗好吃的,餵給她吃。

在陸導的母親幫陸爸剃頭髮的時候,雖然母親嘴上說著:“你就是這樣咯,下回我懶得給你理。”但她臉上的笑似乎笑進了心底。

陸導的母親給陸導的父親剃頭髮

他的母親說:“我不在了,你爸一個人怎麼面對這個家吶。”

這是每一對夫妻都想過的事情,想起來就覺得甚是難過。身邊的愛人,是時時刻刻都陪在我們身邊的,有了他們,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的磨難。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每一對夫妻心裡的憧憬。

荷西寫給三毛的信裡,有這樣一段話:“快回來吧!我希望把有生之年的時間都靜靜地跟你分享。短短的人生,我們不要再分開了啊!快快回來啊!我想念你!”

人有了另一半之後,就有了最深的牽掛。無論平時對方怎麼討人厭,怎麼招人嫌,就是離不開彼此。

陸導的父母親是真正的琴瑟和鳴,他們可以一起拉二胡,可以一起唱歌,可以一起給花兒澆水,可以一起歡樂地吹蒲公英。

二老歡樂地吹蒲公英

婚姻裡的愛情,幾十年如一日,尤其不易。愛情,是在油鹽醬醋的生活裡,還能保持初心。

就像那首歌裡唱的一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

希望天下的愛情都能白頭偕老。

尾聲

這部紀錄片,用1小時45分鐘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普通家庭的起起伏伏。

片中的夫妻之情深,父女母子之情切,無一不讓我們動容。

更讓人動容的是,兩位老人面對生活疾苦時的剋制和堅強,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面對時間的流轉,他們始終在好好生活。

陸慶屹導演的鏡頭裡,又何止四個春天。

人生又何止四個春天,人生很長,又很短,且過且珍惜。

我不由自主地想,我離開家的時間裡,我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他們在每個人生節點的時候,又是怎麼樣的心情。

悲哀的是,我竟然什麼也說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