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中华门上方的射击孔,中国军人曾在这里打击日寇


我今年1月到南京去旅行,来到著名的中华门城下。我仰望城墙,发现城门洞上方的城墙砖有四方形整齐的砖缝,这个四方形的上方还少了几块砖。对此,我感到很好奇。我觉得以前肯定是开过口子,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如此规则的方形砖缝。也许是在修建城墙的时候此处开了一个窗子,或是后来开的,后来又填补上了,填补时间不会太晚,因为城砖颜色是一样的,没有色差。


方形砖砖缝顶部缺几块砖,我猜想是不是抗战时期留下的一下射击孔。想到这,我不禁笑自己多虑了!城墙是实心的,怎么会中射击孔呢?但是,等到我进入中华门登上城墙参观的时候,这才知道射击孔的想法不是多余的,因为这城墙不是实心的,这城墙里有两层藏兵洞。
箭头所指是缺砖的地方。【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从城墙内藏兵洞内,找到缺砖的地方,这确实是一个射击孔,是一个小型暗堡观察射击孔,从这个孔向外能看到城下的秦淮河和长干桥。
这张照片是抗战时期南京中华门外的长干桥,桥已被破坏,用简易桥进行了连接。
这张照片是日寇正在向中华门进攻,硝烟弥漫的。长干桥南侧停了五、六辆日寇的坦克,中华门的城楼已被击毁,只剩残余。史料记载,在久攻不破的情况下,日军第47联队火炮中队、速射炮中队以及联队所属的全部火炮对准中华门城垣开火。日军通过肩扛手拉将炮火运到位,并运来500发炮弹。其“速射炮”因为连续猛射,竟熔化了炮管上的油漆。
这张图片是日寇架浮桥进入南京城。中华门城墙异常坚固,加之中国守军顽强作战,日寇抵达城下后短兵相接,“鏖战中,双方互掷手榴弹”。所以日军即使有飞机、坦克、火炮提供的优势火力,也没有攻下中华门。最后,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中华门城门上的中国士兵离开阵地撤防。13日凌晨,日军才爬上无人防守的中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