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异兽详解,第三期」东方的美人鱼—鲛人

《搜神记》中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这记载中的鲛人,又名泉先、泉客,在《述异记》中也有相关记载:“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在古人的认知中,这鲛人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它流泪的时候能够出现珠子,其二是它们善于纺织,能够织出一种名为“龙纱”的绡,又名鲛绡。这鲛绡入水不湿,防水性能极好。

从中我们可以看中在古人的认知中,鲛人是可以纺织的,那么应该以人形为主。毕竟纺织需要用到工具,其次当鲛人流泪的时候,就会产生珠子。这里的珠子我们可以理解为泪珠,即当泪水流出后就会自动凝结成固体的珠子。

那么由此可见,这鲛人流出来的泪水恐怕就不单纯是水那么简单了,能够在流出来后就会凝固成固体的物质就比较奇特了。事实上例如蜘蛛丝在遇到空气后也会从液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可见鲛人流泪成珠也不是那么惊奇的事情。

其次在古文记载中鲛人会进行纺织,说明在古人眼中它们至少有一定的文明程度。而且最为神奇的是它们能够织出入水不湿的龙纱,可见其原材料恐怕也是极为特殊的。要知道在上文中提到的火浣布在古人眼中就是由火鼠身上的皮毛纺织而成,更不用说那龙纱了。

至于鲛人用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能够织出龙纱,这一切都没有答案。

说来关于鲛人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说法,就是“人鱼膏”。

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里的人鱼膏据说是用人鱼熬制成的油膏。不过这人鱼和鲛人其实还是两种奇幻生物。事实上人鱼这种说法是一种非常广义的说法,即具有人类特征的生物,不过归根到底依旧不是人而是鱼。

这点与鲛人就不一样了,鲛人显然被认为是拥有鱼类特征的人族。只是古人在命名方面却是有点薄弱,所以导致很多重名的生物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下一期子不语君将要介绍一种奇特的转化生物。它能够从大鱼变成大鹏,还能翱翔于晴空之上。它,就是传说中的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