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佬杜月笙,儿子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大佬——“古币大佬”

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古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651年)的金银币。遗憾的是,馆藏文物上10万件的上海博物馆,在1959年以前竟连一枚也没有,后来,好不容易成功向新疆博物馆交换商调到一枚。


不过在1991年10月,出现了一幕奇迹般的场景:上海博物馆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打开密码箱,一下子竟取出367枚"丝绸之路”上的金银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让人们惊喜万分。可他并不是萨珊王朝派来的特使,而是香港钱币收藏家杜维善先生。


杜维善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其父是上海滩闻人杜月笙,其母是京剧名旦姚玉兰。他集藏古币,不是为收藏而收藏,而是认为手里掌握了实物,可以更好地研究古币。有一次,他竟卖掉在台湾的两幢住宅,以1000多万新台币的代价,换回两枚稀有的半两钱。他在读了中国考古研究所已故所长夏鼐关于“丝绸之路”金银币的论文后,开始转向对这种珍稀古币的研究。


波斯萨珊王朝存在的时间,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波斯被大食所灭后,波斯的壬孙、贵族有不少沿着“丝绸之路”到中国避难,有的还受聘在唐朝为官。萨珊古币除有少数在西安、洛阳、新疆发现外,其他均在伊朗、阿富汗等国出土。杜维善常为购藏一枚萨珊银币而飞往国外,只要世界上哪里有这种古币拍卖,他就带着巨额现款奔向哪里,并且一定要把它买到手。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收藏的豪气,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杜维善这次捐赠的珍贵古币中,既有安息王朝、贵霸王朝、西突厥和蒙古帝国发行的钱币等,这一“丝绸之路”金银币系列,中国很多人从未见过。古币上大多铸有头像,有的像君主,有的像勇士,对研究那一时代的贸易、经济、民俗、服饰等,均具有极高的价值,不得不说,如此义举是值得我们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