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皇」初试,我用 S20+ 拍了一组照片

如果问 2020 上半年最期待什么手机,我应该会丝毫不留余地地回答说是三星 Galaxy S20 系列。

没有对小米 10 Pro、OPPO Find X2、vivo iQOO 3 等等等 2020 年上半年同期亮相的各路好手不敬的意思,只看了发布会、还没摸到真机,我就知道三星的 S20 又是闭着眼睛最不可能买错的一部 Android 手机。

有三星无出其右的硬件设计兜底,加上 S20 系列新升级的 120Hz 1440p 屏幕、45W 快充、One UI 2.1以及稳步升级的骁龙 865 提供强劲性能,同时能够实现对 LPDDR5、UFS 3.0的支持,S20 还是能稳坐「Android 机皇」的宝座。

更何况,它的后置镜头还被 Buff 了。

三星官网 S20 在 3 月 6 号才开始预售,问过客服具体的发货时间更是遥遥无期,还好大叔提前买到了韩版 S20+,所以前几天我还是借到了大叔的 S20+ 当作主力设备尝了鲜,也随手拍了一些生活照片。

昨天手机也还给大叔了,导资料的时候把手机里攒下来的照片都用 VSCO 小修了一下分享出来,大家也可以借这些照片一窥 S20+ 的拍摄实力到底有几分。

◎ 尾巴办公室一景

S20+ 有 4 颗镜头,除了一颗景深镜头,还有另外 2 颗广角和超广角镜头都是 1200 万像素,6400 万像素的是那颗长焦镜头——所以,正常模式下,拍摄的主力镜头都是这颗 1200 万像素的 26mm f/1.8 镜头。

有没有羡慕 S20 Ultra 的 1.08 亿像素主摄?我觉得其实大可不必。

上面这张照片,你会觉得清晰度不够拿来分享朋友圈或者微博吗?但其实,这张照片的像素只有 860 万而已,用 S20+ 的 1200 万像素主摄拍摄,还被裁剪了一手……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1200 万像素并没有那么寒碜。

如果反思日常用手机拍摄的痛点,我觉得高感、宽容度、虚化、微距、防抖甚至拍照握持的手感,可能都要比高像素高解析力要来得更重要,毕竟极限放大二次构图对大多数用手机拍照的人来说并不是刚性需求,而且社交分享也没人真的会放大 200% 给你的照片数毛。

但要唠到这些,那 S20+ 可就不困了。

S20+ 最惊艳的,我觉得要数弱光表现。上面这张照片,并没有开夜间模式,ISO 压到 50,在阴天下午 6 点半入夜的前一刻,拍摄出来的照片依旧足够干净、明亮,在 VSCO 上直接套个滤镜就可以用。

出色的曝光表现首先是得益于 S20+ 的 1200 万像素 IMX555,这颗 1/1.76 英寸 CMOS 的单像素宽度有 1.8µm(S20 Ultra 单像素宽度 0.8µm),通光量更高,所以在弱光环境中,噪点的抑制更出色。

◎ 这张照片同样是入夜前拍摄,没有开夜间模式,iSO 80

不过,除了索尼 CMOS,骁龙 865 的 ISP 的强劲性能,也在背后默默地增强了 S20+ 的弱光拍摄表现。S20+ 搭载的这颗高通骁龙 865 集成的 ISP 是高通最新发布的 Spectra 480。

Spectra 480 的一项新特性是,它加入了一颗专用的噪点过滤内核,这颗内核很大程度上让 S20+ 的这颗 IMX555 CMOS 在保留细节还原能力的同时,能更强力地压制噪点。

当然在极度弱光的环境下,靠 CMOS 硬吃通光量、ISP 压噪点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再强的硬件也不可能无中生有,所以这时候还是得靠软件算法、也就是夜景模式(S20+ 叫「夜间模式」)来提升成像质量。

◎ 夜间模式开,拍摄时间 4 秒

和其它手机一样(夸张如 Google Pixel),S20+ 的夜景模式同样也是类 HDR 的多帧合成拍摄的拍摄模式,具体的拍摄原理大概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镜头以不同的曝光档位拍摄一组照片,然后处理器对这一组照片进行合成得到一张高亮度的低噪声照片。

听着似乎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不过实际上这整一套的流程中,存在 3 个关键节点:

1. AI 预判:在按下快门按钮之前,SoC 的 AI 系统会持续预测拍摄场景、拍摄主体、主体运动、相机抖动,为 ISP 和镜头提供关键的拍摄参考数据,决定相机原始照片的拍摄张数、快门速度、ISO 档位以及白平衡等。

2. ISP 处理:ISP 在引导相机完成照片拍摄之后,会预先对原始照片进行处理,包括白平衡增益、颜色转换、伽马矫正、算法降噪、镜头矫正、动态范围调整在内的一系列复杂图像处理程序,都在这个阶段完成。

正常情况下经 ISP 处理完毕的照片已经可以经过简单处理直接输出了,但夜景模式还需要进入下一阶段——

3. CPU 合成:CPU 会对 ISP 处理完毕的这组照片进行处理,完成画面对齐和像素合成,随后输出单张照片的。

这套流程对处理器的 AI 性能、ISP 图像处理速度和 CPU 算力有很高的要求。这次用 S20+ 的时候我特意测试了一下,在夜间模式拍摄之后、多帧合成照片的阶段,S20+ 的 CPU 的占用率会瞬间飙到 80% 以上。

不过所幸 S20+ 搭载的骁龙 865 相比上一代的骁龙 855,CPU、AI 和 ISP 性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它的 CPU 性能提高 25%,AI 性能的提升到 15TOPS 直接翻倍,尤其是 ISP,Spectra 480 ISP 单时钟周期可以处理 4 个像素,每秒钟可以处理高达 20 亿像素的数据,这个性能足够满足以 30fps 拍摄 6400 万像素的照片处理需求。

所以,有骁龙 865 的加持,再加上 IMX555 不错的弱光表现以及三星软件层面的优化,S20+ 夜间模式的拍摄体验和成像素质都非常不错,照片合成的速度快、鬼影出现的几率不高 ⋇ 、照片亮度高噪声低。

⋇ 鬼影,Ghosting,画面中如果有运动物体,多帧照片合成对齐效果不好会导致物体影像撕裂的情况,被称作鬼影。

◎ 夜间模式开,4 秒拍摄,画面中间步道散步的行人处理得相当不错,干净、无拖影

◎ 夜景模式开,3 秒拍摄,两辆车稍有拖影,但是没有出现撕裂的状况

S20+ 的 HDR 和虚化,也吃到了骁龙 865 的红利。

HDR 相当于夜间模式的简化版,它是在高光比模式下同时保留过曝照片的暗部细节和欠曝照片的高光细节,生成一张亮部和暗部都可读的高动态范围照片。

可能是因为对 SoC 的性能够自信,S20+ 自动模式下会频繁启动 HDR 拍摄,基本上取景只要稍微有一点高光溢出的风险,相机就会立即开启 HDR。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三星很实诚地把开启 HDR 时快门的震动反馈,设置成了从按下震动 - 合成完毕震动,而不是像其他厂商一样鸡贼地后台偷偷合成,所以你不看屏幕提示,你就能从「噌 - 噌」而不是「噌噌」的震动反馈知道:这张照片合成时间长,一定是自动开了 HDR……

◎ 这两张照片都开启了 HDR,注意明暗细节,能看到照片宽容度比较高

S20+ 没有人像模式(我记得似乎也没有做人像智能识别),想拍摄人像背景虚化,需要开启虚化模式——所以理论上,这个虚化模式不止是可以应用在人像上,也可以应用在其他任何场景下。

S20+ 在用虚化模式拍摄人像时,虚化的效果还不错,尤其是对同一平面背景的识别比较精准,比如人平靠在墙上时不会把背景墙强行虚化,所以观感更真实。要挑点瑕疵的话,碎发这种「世界性难题」处理得也不够完美,可能是 S20+ 要加强的——

◎ S20+ 也支持手动调整虚化强度,从 1 档到 7 档,这张照片用的是默认 5 档虚化

当然如果不开虚化模式,S20+ 也能有的背景虚化效果,在开启 AI 模式之后,S20+ 在一些前景背景分离很明显的场景下,也是会触发 对画面进行虚化处理——

因为有单独配备一颗景深镜头,外加骁龙 865 的 Spectra 480 ISP 新增加了在拍摄视频和照片时能够感测深度和识别物体的视频分析引擎 EVA 模块,所以在 AI 自动识别开启时,S20+ 的拍摄这种前景背景分层明显的场景时,虚化效果会非常棒——

◎ 这种 AI 自动虚化不止是虚化效果拔群,通常对画面主体的识别也快速、精准

说到 SoC 对手机拍摄的意义,骁龙 865 对手机拍摄性能提升的另外一点增益,是 Spectra 480 每秒 20 亿像素的处理能力足够支撑 CMOS 更多的对焦点(说是 8 倍提升),这意味着搭载骁龙 865 的手机,对焦性能理论上会有充足的提升空间。

S20+ 的 IMX555 应该是没吃上 8 倍的红利,不过它的对焦体验还是不错的,对焦精准、速度快,更关键的是,它还能开自动追焦,而且它的自动追焦还相当好用!

自动追焦就是在手动点击屏幕取景、锁定对焦之后,无论是镜头移动还是拍摄对象移动,S20+ 都能牢牢锁定对焦,比如,拍娃或者拍鸟,或者临时调整构图,这些时候都不需要重复去点击对焦,也容易抓拍一些瞬间——

上面这张野鸭(野鸭?我也不知道是啥鸭……)就是开自动追焦拍的,对焦稳如狗,不过你应该也能注意到了,这张照片的锐度掉得比较厉害。

这是 S20+ 开 4 倍左右的变焦拍出来的。

S20+ 的这颗「3 倍混合光变」的镜头,实际上并非是真光学变焦,它是通过裁剪 6400 万像素到 1200 万像素实现的「变焦」。

因为没有正儿八经的光变,所以要是和国产手机比起来,S20+ 的变焦能力其实是不占优势的,这让它应付一些长焦场景会有点力不从心。

不过说实话,长焦对我来说还不是太「痛」,一来我平常用长焦都是在 3 倍以内放大来实时构图,二来 S20+ 支持 AI 超分辨率变焦(请大家拍拍手,骁龙 865 的第五代 AI Engine 再度立功),会在照片拍摄完成之后自动优化照片细节(这个 Buff 效果非常明显,拍完之后查看照片能明显看到转圈优化前后的画质对比),所以,还算是够用。

◎ 只要变焦不过 3 倍,还是可以一用的

最后还有 S20+ 的广角。

三星通常不会默认开启广角畸变校正的,所以如果你用广角直出,你会发现照片的边缘畸变会变成这样:

不过如果你在相机设置里面开启了广角的畸变校正,广角拍出的照片理应是类似这样:

就不能默认开启畸变校正吗?

就我的日常使用频次来说,广角比高倍长焦要重要得多,无论是人文还是建筑,广角都能让照片更有张力,有时也能丰富构图的选择,所以,S20+ 如果默认开启畸变校正的话,应该对于像我这样依赖广角镜头的人而言会方便很多。

不过这点小瑕疵还是无妨 S20+ 后置镜头组整体优秀的拍摄体验的。

OK,照片就这里,@尾巴大叔 前两天也有分享这部三星 S20+ 的上手体验,欢迎大家关注大叔微博和尾巴视频。

对了,大家觉得 1200 万像素,有没有升级 6400 万升至 1 亿 8 百万像素的必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