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95%的人一生没喝对茶



作者 | 中国茶业商学院特聘教授、黑六·老黑茶品牌创始人 韩亮



要想喝对茶,首要要了解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其次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必要的养生知识,最后要体验不同茶后找对适合自己的茶。

同一片茶叶,经过中国人智慧的双手,演绎出不同的茶味,形成中国的六大茶类——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黑茶。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世界上有红茶树、绿茶树,生长出来就是可以喝的茶,其实不然。

一片茶树叶子,理论上可以做成任何一种茶,日照的茶树也可以做成红茶,西湖龙井的茶树也可以做成黑茶。同一片树叶,因为后期加工工艺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才有了中国的六大茶类。

不发酵的绿茶,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鲜叶的鲜度;轻微发酵的黄茶,比绿茶更多了一份柔和;不炒不揉的白茶,最多的保留了自然的原味;半发酵的乌龙茶,创作出千变万化的香气;全发酵的红茶,兼收并蓄,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多的茶;发酵时间最长的黑茶,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

我们把每一种茶用拟人的手法分别对应着不同阶段的人,爱好喝茶的你也许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绿茶,青纯少女

鲜嫩的绿茶

绿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为未发酵茶。把绿茶比作清纯少女再合适不过了,绿茶没有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简单的高温杀青、揉捻、干燥,就连茶汤都透着一股青涩的味道。

有些人不喜欢绿茶的这般清纯,觉得没有味道。当然,绿茶没有经过发酵,更没有形成时间的沉淀,自然就不会品出厚重的历史感。然而有些人偏爱绿茶,单是那股清香就能让人醉。

有些人不适合喝绿茶,特别是空腹喝绿茶,会胃绞痛,更可怕的是失眠。绿茶从采摘到成茶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没有任何发酵过程,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在杀青过程中未能转化掉,所以喝绿茶会使胃寒的人感觉不舒服,晚上会失眠。随着发酵度越深,这些不适会递减。

人们对绿茶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很多知名品类都是绿茶,比如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碧螺春、信阳毛尖、日照绿茶等。喝绿茶要受时间限制,夏饮绿茶已经成为很多茶客的生活习惯,一般晚上也不建议喝绿茶。从养生角度来讲,绿茶中的茶碱和咖啡碱对人体细胞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绿茶性寒,胃寒的人也不能喝。种种限制,使得绿茶的茶客呈逐年减少之势。

喝绿茶,喝的是一种清香和外在之美,喝的是一种少女般不谙世事的情怀。


黄茶,翩翩君子

黄茶

相比绿茶,黄茶有10%—20%的发酵程度。黄茶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少,人们对黄茶的认知度最低。常见的黄茶种类有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等。

黄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不过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堆,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黄茶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黄茶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待提升,国家也在积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护和促进黄茶的发展。黄茶虽被打上“边缘茶”的标签,但其养生功效也是不容忽视的。黄茶中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喝黄茶,喝的是一种鲜醇,同时又不像绿茶一般青涩,喝的是一种君子般大隐隐于市的姿态。


白茶,阁中闺秀

老白茶

白茶近几年开始受追捧,一方面来源于国家的开发重视,另一方面来自于与黑茶养生功效的相似。白茶属于轻度发酵茶,发酵程度为20%—30%,被形象的比喻为阁中闺秀。随着陈化年份的增加,发酵度也会不断提高。

白茶的加工工艺分为萎凋和干燥两大部分。通俗讲,即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白茶的加工工艺是最自然的,简单不失口感。福建福鼎是白茶的原产区,常见的白茶种类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安吉白茶,虽然名称中有“白茶”二字,但不是白茶,而属于绿茶。

随着近几年茶市变革的预热,白茶和黑茶等发酵茶在收藏界引起了一股“投资热“。白茶性偏凉,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可入药。白茶饼相较于散茶更易于收藏,首先白茶饼有经过压制的过程,氧化程度较深,后续氧化速度较快,口感变得更加醇厚顺滑,时间越长,口感越是顺滑甘甜。除此之外,白茶饼价格相对较低,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有升值的空间。越陈的白茶,药用价值越高。

随着茶叶市场变幻的预热,白茶已经渐渐脱离了阁中闺秀的拟人化定义,她开始受到大陆人民的喜爱,正慢慢走出闺阁,进入人们的视野。

喝白茶,喝的是一种毫香,喝的是一种阁中闺秀呼之欲出的娇羞。


青茶,文人骚客

铁观音

青茶,又名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在我国,乌龙茶的产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常见的乌龙茶有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冻顶乌龙等。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为30%—70%。独特的烘焙工艺是乌龙茶的特色之处,烘焙火候的把握尤其重要。火候能影响茶叶的外形色泽及叶底汤色等,火候掌握适当可以弥补茶叶品质的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品质。

摇青、炒青工艺犹如黑茶的发酵工艺,进行的好可以提升乌龙茶的品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尤其关键,摇青一般在夜间室内进行,防止阳光直射和保持空气相对的静止。炒青要及时,当青叶青味消失,香气初露即应抓紧进行。

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上涨,乌龙茶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更是被当做“贡茶”呈上了国家领导人的茶桌。乌龙茶名噪一时,得益于它降血压、抗衰老、防癌症的功效。但由于其发酵程度的不足,性偏寒,饮乌龙还是要适可而止。胃寒者,尽量不要喝太多乌龙茶。

喝乌龙茶,喝的是一种花果香,喝的是一种文人骚客般内敛庄重的气质。


红茶,华堂贵妇

红茶

红茶与绿茶相似,曾在中国掀起一场全民喝茶热。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发酵程度为80%—90%。市场上流通最广的为滇红、祁门红茶、正山小种、宜红等。

势头过猛容易遭遇滑坡,近几年随着红茶热的降温,黑茶和白茶凭借其强大的养生功效逐渐走火,开始抢占茶叶市场的一席之地。红茶是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发酵过程是制取红茶最重要的环节,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筐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红茶的机器发酵是区别于黑茶自然发酵的主要方面,红茶批量的发酵容易破坏茶叶中的天然有机成分,使其失去活性。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红茶属于温性茶,较适合冬天饮用。

喝红茶,喝的是一种兰花香,喝的更是一种华堂贵妇般高高在上的优雅。

黑茶,庙堂高贤


黑茶茶汤

黑茶因二次发酵(也叫后发酵)而闻名,其发酵程度高达100%。黑茶按照产区不同,可分为广西六堡、湖南安化、云南普洱、湖北青砖、四川藏茶、陕西茯茶六大类。黑茶加工工艺有别于其他茶类,除了杀青、揉捻、干燥以外,其最主要的就是渥堆,这里说的渥堆就是发酵。渥堆后的黑茶不苦不涩、口感醇和,可泡可煮。但是短时间的渥堆,茶叶中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水气和刺激性,这就需要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时间漫长,称得上老茶起码需要五年的发酵期,在这段时间里,湿热作用和微生物参与,使得黑茶的咖啡因逐渐转化,茶汤变得温和,即使空腹喝也零刺激和零负担。

黑茶独特的制作工序让黑茶具有别的茶类不具有的功效,首先,黑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温和的,具有良好的暖胃安神的功效,胃偏寒和喝茶失眠的茶客们可放心饮用。其次,黑茶还具有消食去油的功效,为长期喜食肉食、蛋奶的人群解除了肥胖困扰。除此之外,黑茶还能预防三高,成为很多中老年人的养生首选。

黑茶越陈越香,这个特点决定了黑茶近几年成为了收藏界的新宠。投资人把眼光放长远,放弃了动荡不安的楼市、股市,转而纷纷投资黑茶。百两茶、千两茶以及品质较高的六堡散茶均成为产茶区抢购一空的投资品。百两、千两更以其独特的装扮成为人们送礼的新选择。

喝黑茶,喝的是一种养生,喝的是一种庙堂高贤的成熟与稳重,喝的是低调而又内涵。茫茫人海,人与茶的相遇何尝不是一种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