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风俗怪相,这5大风俗禁忌,看看你知道几个?

农村的风俗怪相,这5大风俗禁忌,看看你知道几个?

目前农村很多风俗习惯一直被保存下来,并且每个地区的农村都有不同的风俗,对于农村的风俗可是有讲究的,做错了还不行,是会被家里的长辈指责的,就连外人也会笑话的。而有些风俗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也是为了图个吉利。下面这5个农村禁忌,你又知道你个呢?

一、除夕不能回娘家

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全家和睦的日子,而对于嫁出去的闺女,也就成了为了婆家人,过年过节的也都必须在婆家过,并且农村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老话:“三十晚上不能见娘家灯,将娘家公公易有祸”,意思是出嫁后的闺女除夕回家不吉利,不让媳妇回娘家过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风俗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二、女儿回娘家不能和丈夫同睡

以前农村在媳妇带着丈夫回娘家居住的时候,到了晚上丈夫一般不会留下睡觉,则会回到自己家,这是因为,媳妇回娘家大多都是跟母亲一起睡,聊聊在婆家过得怎么样,不过现在的这个风俗几乎没有了,因为媳妇普遍还是分丈夫亲近,所以现在已经没有跟媳妇回娘家后不能一起睡的说道了。

三、生完孩子没满月不能出门

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女人,老一辈的人怕儿媳妇受风,都会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因为身子比较虚弱,怕留下病。其实生完孩子不干体力活是没什么事的,但是对于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来说,刚生完孩子,在没满月的时候是不能串门的,即便是带着孩子去看病,产妇也是不能出门的,主要是在家养身体。

四、脱下的鞋子要成双成对

在农村,有的小孩子不老实,把刚脱下来的鞋仍的东一只西一只的,一般都会少不了挨打,其实脱鞋讲究的是成双成对,如果脱下来的两只鞋没有摆放好,老人就感觉影响家庭和睦。

五、扫把要等主人来取

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谁家缺工具都会去找邻居家借,而有一件东西借的时候是有讲究的,那就是扫把,扫把在借出去之后是不能主动还回去的,而是要等主人自己来取,因为扫把在农村有着不好的寓意,很容易让人想到扫把星,如果借了又自己还回去了,那么就会带去霉运,所以只能让主人自己去把扫把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