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迷恋汉服,从重点大学退学,举止像“穿越”而来,看生活成啥


当你看到这个场景,可别误认为是在拍电影,也不是电影演员没卸妆来到大街上,而是现实生活里,一个90后小哥迷恋汉服,逛大街的日常行头。是不是感觉有点古人“穿越”到现代的味道。【图片拍摄于2017年4月】


这位小伙子叫王建酷,家住山东青岛莱西市的一个农村。自小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是村里的最高寿的老人,活到90多岁,行为举止颇有古风,他自小耳目渲染,在爷爷那里受到不少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
聪明好学的他,20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理工大学,在学校里虽然学的是理科专业,但他对诗经、宋词等古典文学十分在意。当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汉服后,感觉这就是自己从小喜欢的东西,便爱上了汉服文化,从此一发不可收,由爱恋发展成痴迷。

于是,他在大一的时候就成立了学生社团,研究传统文化。并常常身着古装游走在校园、教室、图书馆。在他的带领下,也有兴趣相投的同学加入到他的汉服“队伍”。可以说,在校园里他成了“名人”,许多学生不认识校长,但没有一个不认识他这个穿汉服的学生。
满满的回头率,使他感觉汉服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爱好,而且可能预示着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就琢磨着研究开发一系列汉服服饰。
于是在2016年大三那年毅然选择退学,成立自己的古典服饰工作室。从孔府旧藏的衣物、考古文物以及文献中寻找汉制、宋制和明制的服饰文化, 亲自设计汉服,自己当裁缝,将最传统的汉服展现在世人面前。
身着汉服,还是比较麻烦的,每次出门都要精心打扮一番。他还为自己准备了扇子、布袋和不离手的长长的箫。
图为王建在黄岛金沙滩的海边独自吹箫。
面对网友的拍照,他也是淡定自如,非常配合。
行走在青岛的步行街上,也成了一种风景中的风景。
有时他也会苦恼,原因是好多游人会把他们当做道士来看待,甚至认为他们在化缘。
由于自己的爱好特别,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特行的风格。
一个能考人重点大学的小伙,可谓是一个才子,可是他废弃自己的学业,从事人们并不理解的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可他对自己选择的路,满怀信心,心里充满希望。 【看百姓故事,关注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