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经典:Vest Pocket Kodak(袖珍式柯达)实拍效果测试

近两年前看到一篇书评,介绍一本小而薄的书《第一次世界大战》,作者是Jon Cooksey。这本书介绍了袖珍式柯达(简称VPK),这是柯达在1912年推出、可以放在大衣口袋中、使用卷装127胶片(65x40mm)的小而简单的相机。书很薄,只有96页。下面是这本书:

袖珍式柯达(简称VPK)在一次大战(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之前上市,于是交战双方士兵和护士都有机会把相机放在口袋里头上战场,当然就拍了不少战场上的照片。

战场摄影在第一次大战并不新奇,更早就有过1846年美墨之战、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0月到1856年2月)、甚至于美国内战都留下不少照片,但那些日子的摄影师都得扛着又大又重的摄影器材。到了第一次大战,因为VPK的尺寸是12×6×2.5cm,装了胶片后直接放到大口袋中就可以拍8张照片,而且胶片又是卷轴式,于是口袋中还可以多带几卷胶片,只是冲印是个问题,因为前线不太可能有暗房。

当时的摄影师保留了相当多数量的一次大战战场的照片,然而过了100年后、其间又有二次大战,剩余下来的一次大战照片就不很多了,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介绍VPK和不少一次大战时在前线用VPK拍摄的照片。本书第6和7页是理查德·凡·埃姆登写的前言,书的内容从第8页开始,到29页介绍VPK各型和使用方式;从30页到91页是照片和说明,这些照片双方(协约国、同盟国)都有,很多都是前线拍摄的照片。

因为版权关系无法翻拍许多书里头的照片,下面是少数几张。这一张是1915年夏天在比利时伊珀尔地方由亨利科尔弗中尉拍摄,对面是德军阵地,画面中间偏左的白色木十字是阵亡官兵的坟地。

下面这张照片是1915年4月13日在英国约克市火车月台上拍摄,这是要上法国前线了。照片中右边的是亨利科尔弗中尉(上一张照片的拍摄者),左边着军服者是艾尔弗雷德卡尔中尉,拍摄者不详。

其次是一张在西方前线战壕中的比利时士兵,拍摄者不详:

最后一张是位一次大战名人,艾尔西·克诺克,她是照片中左边的女士、手中拿的正是一台VPK,右边的是比利时军官乔治·吉尔森少校,拍摄者是另一位一次大战名人梅里切斯霍尔姆,拍摄地点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时间是1914年末。

相机简介

柯达在早期至少生产过三种基本型式的VPK。下面照片中最左边的就是最早期的VPK,中间的和最早期版相同、但加上可以在胶片上加注的手写笔功能,这两型的镜头是个非常简单的新月形透镜;照片中最右边一型使用Rapid Rectilinear镜头、这是比较好的镜头不过本文讨论的是最早期使用新月形透镜的那一型。

下面是三台相机的反面,顺序和上面照片的相同。最左边的是第一型,背面很简洁,那个长方形的窗是用来看胶片上号码的。中间和右边两台靠上方是一个可以掀起来的长方形盖子,盖子上方一短一长的孔是用来放一支尖笔用的(下面再谈),这是稍后的手写笔版。

下面照片中间是书,右边是有手写笔的VPK、左边是用Rapid Rectilinear镜头的版本:

下面是VPK最早一型的正面。中间是镜头、镜头右上方是取景器。在两侧中间各有一个折向下、差不多是个半圆型的“耳朵”:

抓着小耳朵向外拉把镜头拉出来、得把镜头拉到不能动为止才会进入定位;用完后把镜头往回推就行了。镜头面板左下角后面有一根银色支撑脚,把它往下转90度就可以让相机在平面上站得好好的。另外,面板右上方后面是取景器,拍摄时通过这个取景器取景。然而这个取景器中看到的被摄体是上下正确、左右倒过来的,而且经过百多年恐怕脏到不能用了,何况还可能发霉。这不影响本文,因为我们只用镜头而不用取景器。

下面是镜头面板的背面。取景器右边有根黑色的短杆(左图),使用人把短杆往上拨就把取景器往左边转90度(右图)。镜头面板后右有一个有纹路的突出,这是快门钮,我们也不会用它。

相机的一侧有一个刻了OPEN和LOCK的开关,这是用来装胶片用的,拨到LOCK锁住盖子让胶片不会掉出来、拨到OPEN则可以取下盖子(见下面照片)。照片中左边是上片旋钮。

下面第一张照片是把盖子取下后的样子,相机内左边还有空卷轴;第二张是把卷轴拿出来后的样子。

这就是VPK的一般功能,镜头的功能在下一节讨论。

下面是手写笔版,很明显地标示了柯达字样,手写笔的意义是可以让使用人在胶片上加一列注解。这张照片下方空着的小圆筒原本是用来装一支金属笔用的,手上这台相机的金属笔早就不知去向。掀起盖子后是一道长条(下面第二张照片),使用人可以用金属笔写字做注记,照片中很明显地看到装笔的孔。

下面是另一台有手写笔功能的相机(不是VPK),上方就有一支黑色的金属笔,第二张照片是把笔抽出来后放在写字区域上:

下面这张照片(也是取自同一本书)是由理查德.霍金斯在英军前线拍摄,照片下方正是用手写笔功能加上的注记,右边是日期25.1.16(1916年1月25日)、左边是地点F..c...t,这是由德军占领叫做Fricourt的村落。(德语称“弗赖堡”。瑞士西部城市,弗里堡州首府。在阿勒河支流萨林河畔。)

相机镜头

下面是VPK第一版的前方:

这个镜头(如上所述)使用一个新月型简单透镜,它有光圈和快门两项功能。下面是光圈部分:

在VPK时代,光圈的标示并不是F1.4、F5.6、F8等等。上面照片中有4个光圈设定(1、2、3和4),定在1时是近距离拍摄人像、定在2时是一般的景物、定在3时是拍摄较远距离景物、定在4时是多云海边;这些设定值越大、光圈开孔就越小,1和4分别是最大和最小光圈。选择光圈的方式是把银色的小三角形拨到这四个光圈设定之一。下面是四个光圈对应的光圈开孔;要注意的是,新月形透镜是在光圈叶片后方:

下面是在镜头顶端的快门设定,它有25(1/25S)、50(1/50S)、B和T,设定的方式是把银色三角形拨到需要的快门速度,照片中是定在T。使用B快门是按下快门钮后打开快门、放开快门钮关闭快门;使用T快门时,按下快门钮打开快门,再按一次快门钮关闭快门。本文只使用T快门,由相机的测光机制决定快门速度。

把镜头装上索尼相机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把VPK镜头装到索尼A72上头拍摄。在研究如何把VPK的镜头取下来时发现有相当的困难,因为没有辨法从相机后方把镜头取下来、而且伸缩皮腔似乎是用某种方式硬装到镜头面板上的。首先我得做的是把镜头从面板上取下来,发现很简单,把下面第一张照片中两个黄圈标示的螺丝取下来就行了;于是镜头就从面板上掉下来,从第二张照片看来,连光圈和快门控制也一起随镜头从面板上脱落(第二张照片)。

然而因为无法从机背看到镜头的装着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之后决定把镜头从伸缩皮腔剪下来。这似乎是毁掉一件古物、很可惜的,但是这一型相机实在很多而且也不贵,把镜头剪下来拍摄应该更能让此地读者了解百年前的相机和镜头的科技,所以最后还是忍痛把镜头剪了下来。下面照片就是把镜头剪下来后的样子,很显然地这个镜头是很解分解的:

请注意到镜头后方是高出面板少许的,而且也没有任何可以装着的机制。想了一会儿,倒是有了个主意:我剪了一些条薄的塑胶条(照片左边),打算粘在面板上、塾高到可以和镜头平面齐平(见下面第一张照片)。为了保证镜头四周都一样齐平或高一些,所以四边都粘了塑胶条(下面第二张照片):

有了这个超越镜头的平台之后,就可以再粘一个接环产生螺纹。我发现一个27-37mm转接环正好可以套在镜头上(下面照片),于是另一端就有了一个37mm的内螺纹。为什么是27-37转接环?首先,镜头的外径约24mm,而27-37mm转接环的外径比27mm略小而内径正好比镜头外径大一些,套在镜头上产生的空隙不多。至于37mm基本上是方便而已,不过也是有一点考量的;因为转接环得粘在塑胶条上,所以接着面越大、粘住的面积就越大,镜头就越不容易松动从而掉下来。从下面照片看来,37mm就足够宽了。

有了37mm内螺纹后就得想如何装上相机了。我们得注意到一点,原VPK上没有对焦机制,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大致上比泛焦距离近一些,为了要能够在今天的数码机身上对焦,我们得要找一个对焦机制。柯达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镜头(1917) 这篇文章中提过,现成的对焦机制不外乎伸缩皮腔或有对焦机制的对焦筒两者,本文打算用后者。常见的对焦筒不外乎尼康版或M42版,我选用M42版。市面上有前方有42x1mm螺纹、后方是索尼 E接环的对焦筒,所以我们得想个办法把上面弄出来的37mm内螺纹转成M42(42x1mm)的外螺纹才能装到M42的对焦筒中。

手续其实不难,请看下面照片。因为M42对焦筒有42x1mm的内螺纹,得把它转换成常见的内螺纹才容易使用,我选的是一个42-52mm转接环。要注意的是,42-52mm转接环中,42那一端得要是42x1mm而不是42x0.75mm;52mm那一端一定是52x0.75mm内螺纹。把这个42-52mm转接环装到M42对焦筒上,就有了一个标准的52mm内螺纹。

再看镜头端。它已经有了一个37mm内螺纹,加上一个37-52mm转接环,就也有了一个52mm的内螺纹,这样镜头端和对焦筒都有一个52mm的内螺纹。要连接这两个52mm内螺纹,我们需要一个52-52mm的近摄接圈,这种近摄接圈两端都是外螺纹,所以52-52mm近摄接圈就是两边都有52mm的外螺纹,于是就可以用来把两个有52mm内螺纹的部分接起来了,这就是上面照片的样子。

最后把42mm端装入M42对焦筒中就有了可以对焦的机制:

下面是把整个组合装上索尼A72的样子。在这个组合下,使用人在镜头上选四个光圈之一、把快门速度定到T再按下快门杆(照片中镜头左上角的银色小杆),这样快门叶片打开,快门速度由相机决定(使用A光圈先决模式)。如果拍摄时取景器或屏幕全黑,就表示可能无意中碰到了快门杆把快门关了;没问题,再按下快门杆就可以打开快门。

拍摄经验

VPK的镜头是为127胶片设计,涵盖面积是65mm x 40mm,但我拍摄用的相机是索尼A72,感光芯片尺寸为36mm x 24mm,所以127胶片面积是索尼A72感光芯片面积的三倍、从而索尼A72只看到原镜头中间1/3的部分。这意味着索尼A72看到的是原镜头品质较好的区域,而品质较差的边缘区域都排除在外。纵使如此,这个简单的镜头在近代数码机身上的表现是不如新镜头的;但要注意的是,这是个一百多年前的简单、为平价机身设计的镜头。

以下的照片都是在黄昏散步时拍摄,因为这个镜头炫光十分严重,所以照片都几乎是顺光拍摄、而且都降低了曝光避免炫光的泛白洗掉照片太多细节。另外,拍摄时都没有记录光圈,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用最小光圈拍摄,大多数都是用1(近物)或2(稍有距离)。下面,每一景都有三张照片,第一张是没修过的、第二张是用Photoshop的自动色阶调整亮度和对比(因为镜头的对比不高)、第三张是从第二张用降低饱和度转成的黑白照片。VPK现世的年代并没有彩色胶片、所以只能拍黑白,当时印相时有高对比相纸可用,所以此地调整过对比并且转成黑白的照片大致上就是用高对比相纸印出来的相片。

下面是走近些拍桥,大约是200多米拍的。

下面是近中间部位和画面右边的原照片裁剪。颜色有点浊而不绝(镜头本来就不是为彩色摄影设计的),分辨率并不十分高(栏杆细节有点吃力);右方的裁剪(其实距对焦部位并不远)有点松散,而且出现紫边。

散步快到桥边时发现立了一个看板,但却是中空的,四周走走发现中空部位正好可以把桥框起来,这就是下面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稍许裁过,去掉边缘部分、使整个框占满画面。

这张是停在码头边上的船。画面一贯是对比低、颜色有点浊而不纯。

其次我们看看中间对焦部位(下面第一张照片)和右边船首部位的裁剪。以分辨率而言,中间部位还相当不错,但在右边就松散了,而且还有隐约的紫边。

其次我们看看中央对焦部位(下面第一张照片)和右缘船首部位的裁切。以解像力而言,中间部位还相当不错,但在右边就松散了,而且还有隐约的紫边。

下面是原图中对焦部位和画面右边的裁剪,和其它照片一样,中间部位的分辨率相当不错,然而靠边缘区域就松散很多。

下面这组是夕阳下的街景,经过调整亮度后效果好了很多:

下面是原图中对焦部位和画面裁切

下面是停在码头边稍大的客船,拍摄时忘了调整曝光补偿、使得照片曝光不足;但调整过亮度之后效果却很好。

下面是近中间的对焦部位和画面顶端的裁剪,中间部位依然不错、而边缘部位比较松散。

炫光、鬼影、和紫边

二十世纪初的镜头不可能有抗反射膜,这个镜头也不例外。下面第一张照片中太阳在左上部分,炫光是很明显的。纵使是强光源不在画面中,也会有少许炫光。第三张照片更糟,太阳在画面右上角之外,这一次炫光(或者是加上鬼影)更加严重,所以本文的照片几乎都在避免画面周围附近有强光源。

紫边和绿边前面看过了,下面是上面第二张照片的左上角裁剪,它很明显地有很强的紫边和少许绿边(见裁剪左边)。

下面这一张是湖面的落日反光,对焦部位是在画面的底部。小张照片看起来没多大问题,第二张照片是左下角的裁剪,问题就明显了。每一个水面的反光都有少许紫边,而且高亮度区域都有晕开来的尾巴,这表示镜头可能有彗形像差等问题。

综上所述

前面介绍了袖珍式柯达的最早一型(1912年推出)小相机,它使用一个十分简单的新月形透镜,但不知道它是否是一个两片透镜粘起来的消色差(achromat)透镜。这个镜头是为127胶片(65x40mm)设计的,而135胶片的片幅是36x24mm,所以135胶片的面积只有127胶片的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在拍摄本文的照片时,索尼A72的感光芯片只选取了横向55%、纵向60%的中间部位,因而画面边缘品质较差的区域就被切掉了,当然索尼A72拍到的结果是VPK画面中品质较好的区域。

结果如何呢?

从上面的照片看来,似乎并不十分理想,但又似乎比上次介绍过的柯达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镜头(1917)好。一般而言,这个VPK新月形透镜的分辨率并不十分高,紫边和绿边在高对比区域边缘很容易出现,索尼A72拍到影像中的边缘品质已经降低、表示镜头在原来127胶片中只有中间约25%的区域有好品质。此外,这个镜头很容易产生炫光,纵使是画面中没有强光源也如此,前面已经看过不少例子。

炫光问题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镜头很难像柯达 No. 3 Brownie Model B的镜头(1917) 一样戴一个遮光罩,然而因为镜头很小,用手圈成一圈放在镜头前方通常可以降低炫光出现的机会(除非强光源在画面内),此地的照片都是这样拍的。

把很老的镜头拆下来拍摄当然不会也不应该期望有很好的结果,只是想了解100多年前的平价镜头会有什么效果而已。那个时候拍的黑白胶片通常是不会放大的,而是直接印(而不放)相、印出和胶片一般大的照片,所以镜头的分辨率不必很高,就好像是今天把数码相机拍到的6000x4000的影像印成5x3照片一样,一缩图什么缺点就几乎都消失了。

总之,近几个月来拆了一些个二次大战后的折叠式相机的镜头,它们的影像品质当然比较好,在拍摄足够多的照片后会在此地和大家分享,也会继续分享旅途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