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临安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小黄山”,你去过吗?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浙江与江苏、安徽、上海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浙江土地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10%,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浙江有一座山非常特别,它和黄山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之为“小黄山”,景色秀美,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一般,你知道是浙江的哪座山吗?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这座被称之为“小黄山”的美丽之山,说不定就在你的家乡!

这座山就是大明山,熟悉吧,大明山,浙西临安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距杭州116公里,紧靠杭昱一级公路,是镶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大明山景区面积29平方公里, 目前已开发的核心景区有15.18平方公里, 最高峰大明顶海拔1489.9米!
拥有32奇峰、13幽涧、8条飞瀑、3个千亩以上的高山草甸, 横贯六座山体的万米岩洞,共有大小景点96个,以朱元璋屯兵千亩田、起兵反元建立大明王朝的史话为文化依托,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飞瀑、千亩草甸、万米岩洞、群峰啸天、林海无边”的绝胜风光而名闻遐迩, 原始、神奇、险峻、古幽, 被誉为“浙江黄山”。
临安大明山位于浙江临安西部清凉峰镇,别名千亩田,山颠平坦,广达千亩,故名。地形高差达一千余米,因而山高谷深,层峦迭嶂,群耸立,气势十分壮观。浙西临安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是镶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明珠。

大明山景区在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地形高差达一千余米,山高谷深,层峦叠嶂,群峰耸立,溪水长流,奇松、怪石、云海是其天然的造化,特别是海拔1100米高山顶上的千亩草甸、纵横交错的万米岩洞和风光秀丽的高山大明湖更是独步江南、中华一绝; 景区内绵延起伏、浩瀚无边的原始次生阔叶林使大明山成了绿色的海洋,绿色葱葱,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是杭州的一百倍, 生态居住环境堪称一流!
大明山是杭州地区最佳的山水型休闲度假胜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风采,犹如丰姿绰约的少妇,随时变幻着自己的美丽风韵:春天山花烂漫, 绿色葱葱,勃勃生机; 夏天溪水淙淙, 空气清凉,最适合度假避暑; 秋天满山红叶,色彩缤纷,堪与北京香山媲美; 冬天银装素裹,峰峦壮美,一派北国风光。
大明山距黄山70公里,地形高差达一千余米,因而山高谷深,层峦叠嶂,群耸立,气势十分壮观。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与黄山类似,山色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奇松、怪石、云海、峰林层出不穷,称之“浙江小黄山”,然而大明山又不同于黄山,南侧几座1400米以上高峰及三处1100米以上的高山盆地,均由变质砂页岩及变质火山岩组成,山形平缓,林木葱葱,水草丰盛,流水清清,长年不断。

溪水在高山盆地中轻轻流淌,一旦进入花岗岩区,便飞流直下,形成千姿百态的飞瀑。雾山云海是大明山经常可见的景色,特别是春秋二季,时而滚滚云海翻腾飞跃,将青山吞没;时而座座青峰又隐现于虚无缥缈的云山之中。夏季的早晨,特别是霁雨初晴,青山滴翠,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着白絮般的云海,丛丛峰林浮露于滚滚的云海之上,就象散布在大海中的瀛洲仙岛。
其中的大明湖​景区,位于大明山风景名胜区之南,其中心位置是大明湖,所以称为大明湖景区。其面积约 5平方公里,最高峰光明顶海拔 1489.9米。 大明湖景区风景秀丽,资源独特。景区内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壮如朵朵莲花的奇峰,碧波荡样的湖泊,高僧坐禅的幽洞,朱元璋行军的古道,珍异保护植物,万干耸立的黑松,观看日出的高峰。
《昌化县志》载:“大明山,县西九十里,其巅广千余亩,如平地。”相传唐宣宗微时,首隐居于此,赋诗明志:“ 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山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山 多奇峰怪石,森耸峭拔,足称名胜。有白蛇岩、鹞子峰、隐将林、玉龙瀑。远望 七峰如锷剌天称七峰尖;山顶清溪蜿蜒,游鱼细长如竹,称竹叶鱼;半山有瀑布, 一泻而下,气势跌宕。

浙江除了大明山之外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以及著名的旅游景点,雁荡山就是其中之一,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
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