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佛山老城区石湾最后的红砖屋老街区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佛山人,祖籍南海,父辈一代起在禅城居住,对佛山有一份独特的感情,也希望纪录家乡的一点事。我将带着镜头走进佛山的一个个街区,用“老佛山”的视觉,用照片的方式来讲述佛山的故事。第八站是佛山老城区石湾最后的红砖屋老街区——三友岗。


佛山有一句石湾话的顺口溜:“蔼哋石when有个下惊,下惊里面好多え,え亲我只え就医来医去都医唔fan”,意思是我们石湾有个地方叫下间,下间那里烟很大,烟熏伤了我的眼睛怎么治也治不好。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描述了旧时石湾因陶瓷业发达造成的烟尘污染。现在的石湾已不再“很多烟”,晴天时视觉非常通透。
三友岗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石湾镇街道,老石湾镇的区域内。到现在也保持着“岗”的地形,要通过一条斜坡才能上去三友岗。三友岗的区域大概就是现在三友北路、三友南路和三友中路一带的街区。

改革开放以来,老石湾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一日千里。很多地方都建起了高楼大厦和现代厂房,唯独在三友岗这里仍保留了一批红砖老屋——外表不贴瓷砖、不刷灰水,任由红砖外露的老房子,有红砖的平房也有三四层高的红砖楼。
在红砖屋老街区里到处能看到充满时代感的宣传栏,有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公德宣传,也有现在与时俱进的政治宣传。游走其中,从“只生一个好”到核心价值观,你会重温到从小到大的时代变化。诸如“群防群治齐动手,犯罪分子无路走”等一些早已隐没于时代中的佛山社会公德警句也能在旧楼的宣传标语上看到。
老街区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满街都是“万国旗”,老街坊们在室外晾衣服、晒被子、晒腊肉、晒鱼干的比比皆是。记得小时候,太婆最喜欢在会龙坊的屋外晒腊肉,晒鱼干,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晒腊鱼晒腊肉,一是以备食物不足时之用,二是赠送给亲友联络感情。

红砖楼外面的下水道因为潮湿和长期无人清理张起了青苔和一些小植株。这种现象在我们小时候的居民楼很常见,随着新式住宅小区的管理完善和用料改进,这种下水道旁长绿叶的现象基本已经看不到了。
红砖楼的内部其实并不是红砖外露的,红砖之上会刷上一层灰水。居民的自行车还是像80年代那样放在楼梯底。旧式的信箱、电费箱悬挂在楼梯底的墙壁上,对面一般是挂着电表电箱。
红砖楼的楼梯十分阴暗,我是开了最大的光圈和高ISO才稍稍拍的明亮一点。小时候去探望亲戚时很怕晚上走这种楼梯,虽然楼梯间有电灯,但无助于驱走小朋友对黑暗的害怕。
三友岗还有为数不少的红砖平房,确切来说三友岗的红砖平房比红砖楼还多。现在多数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街坊在居住,闲时就坐到屋外的冷巷中聊天。这种老街的冷巷设计很通风,巷子中又有瓦遮荫,在夏天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老佛山喜欢张贴门神,就算是在现代化的小区里仍有不少长者保持张贴门神的习惯。门神一般是关羽、张飞或者是尉迟恭、秦琼居多,表现出民间对古时名将的崇拜。在三友岗的红砖平房中,很多户的门口都有张贴门神。
在“穿衣戴帽”工程下,三友岗的部分临街红砖老屋都被贴上了红砖模样的新瓷片,令这一片的红砖屋街区焕发出一片新的景象。但从图可见,统一贴的新瓷片仅为临街的一面,里面的部分依旧是老红砖外露。这和大基尾的老平房情况相似——临街一面是新的,其余都是旧的。
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是三友岗上最与众不同的一座建筑,救助站成立于2003年8月1日,是由原来的佛山收容遣送中转站改造而成。救助站的主要职能是对在佛山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基本条件的住宿等等。

三友岗红砖屋街区里多是老人居住,经常能看到老夫妻“搭单车尾”、互相搀扶、一起散步的温馨情景。这样的情景在关门闭户的新式住宅小区中比较少见,人们习惯回家后把门一关就隔绝了和外界的来往。即使楼盘有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小区也很少到小区里走走。
三友岗实行半封闭式小区管理,几个主要出入口都有保安设岗看管,加上分布较广的视频监控摄像头,老街区虽旧但治安却是很好。小朋友都放心地在楼下的空地和公园玩耍。
在三友岗南侧的小雾岗公园是一个街区公园。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经常都会有一些社区的文化活动在此举行。比如12月28日这天公园里就在举办第一届佛山市鸿胜蔡李佛拳功夫邀请赛。佛山是武术之乡,除了近年因电影声名鹊起的咏春拳外,还有蔡李佛拳、洪拳等等。
小雾岗公园的另一侧是小朋友的乐园。看着家长们带着小孩在公园里玩铲泥沙的情景,不禁让我想起儿子的小时候。小朋友在玩泥沙、玩波波池,家长在一旁玩手机,似乎是我们这一代人育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禅城区中心医院是佛山城区的三甲医院之一,也是石湾一带最大的医院。禅城区中心医院以服务好著称,在老佛山之中有不错的口碑。医院位于三友岗的南侧,其宿舍区里也保留了三友岗标志性的红砖楼。
三友岗上有一座同是红砖屋风格的小教堂——基督教石湾堂,这座小教堂深藏于居民楼之中,周围倒是十分清净。这得益于三友岗的高地势隔绝了周边马路的汽车声,岗上也没有菜市场,因此它是闹市中难得的一个居住环境非常清净的街区。
作者胡锦辉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今日头条图片核心作者、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佛山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作者对摄影有着自己的感悟:“走天下路以观自然之美,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留倩影照以品青春之美,开大脑洞以彰创意之美,行风雅事以育心灵之美。人生如旅途,处处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