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俗之贴春联

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摆摊子卖春联的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

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在农村选春联和贴春联也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农村的老人对于春联的字体和寓意都是特别的在意,做生意的大多会选用以发财为主题的春联。

而农村的养殖户都会选用关于农畜兴旺为主题的春联。贴春联的讲究那就更多了,贴春联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和下联的上面各贴一个大红福字,横批贴在大门的中间,这样一副大门的对联就贴好了。

现在过年,春联都是买的那种打印版的春联,很规整,很漂亮,但不是那种手写带着墨香、原生态、饱含热度的春联了。

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用春联表达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