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畫家在中國待了十多年,留給我們一幅幅珍貴的老中國畫卷

想不到,在那個遙遠的年代,一位外國女畫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用鮮明的畫筆,記錄下她眼中的中國。


她叫Elizabeth Keith(伊麗莎白·基思),1887年出生於蘇格蘭,深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自學成才,成為一名畫家。她先後到過日本、中國、韓國、泰國等亞洲國家旅行,用畫筆記錄所見之風土人情。

伊麗莎白·基思


因為喜歡中國文化,伊麗莎白在中國一待就是十多年。


她用木版畫記錄下一組清朝至民國初期的中國,那些尋常市井,小橋流水,玩耍的孩童、刺繡姑娘、滿族貴婦人和京戲演員……


她說:“我一直竭盡全力,把這些木版畫,哪怕是最小的細節,也儘可能地畫出我對中國的情感。”


感謝她,讓我們在幾十年後得以窺見那原汁原味的昔日中國風貌。一起來感受那些歷史的細枝末節。

雍和宮,北京


紫禁城大門,北京


小亭子,北京


德勝門,北京


紫禁城,北京


前門外,北京


哈德門外,北京


鬧市的夜晚,北京


瑞雪,北京


沃土,北京


靈隱寺,杭州


豫園茶館,上海


錫店,蘇州


虎丘塔,蘇州


雙塔,蘇州


春天,蘇州


駝峰式橋,蘇州


街頭乞丐,蘇州


閶門外,蘇州


紫藤橋,中國


街景,蘇州


夜,香港


花街,香港


玩耍,北京


孩子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