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

今夜,我們一起閱讀時光

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就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

一個有智慧的人,會先選擇交往的對象,其後視情況決定交往的程度。

有的朋友在特定時空中如魚得水,換個環境則船過水無痕。

唯有知音,歷經歲月滄桑而更加燦爛,雙方的付出卻是先決條件。

好朋友裡面,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知己,不要以為你有多麼八面玲瓏,到處是朋友,最後真心對你的,只有一個。

林肯曾說過一句話:“從某種意義上說,你選擇了什麼樣的朋友,便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對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學識都有很大的影響。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則聰,近愚則聵”。古人很重視對朋友的選擇。

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歷來受人推崇,也是人們願意結交的對象。

而品德低劣的人,卻常常被人所鄙視,當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交朋友的標準

實際上,每個人不管自覺或不自覺,他們交朋友總是有所選擇的,總是有自己的標準的。

明代學者蘇竣把朋友分為“畏友、密友、暱友、賊友”四類,如此劃分便可明白;

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幫助並患難與共,是值得深交的;

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暱友,口是心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有利則來、無利則去,還有可能乘人之危損人利己的賊友,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結交的。

法國科學家法拉第說: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朋友,可以通過一個與他交往的人去了解他。

因為一個飲食有節制的人自然不會和一個酒鬼混在一起;

一個舉止優雅的人不會和一個粗魯野蠻的人交往;

一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會和一個荒淫放蕩的人做朋友。

和一個墮落的人交往,表示自身品位極低,有邪惡傾向,並且必然會把自身的品格導向墮落。一句西班牙諺語說:“和豺狼生活在一起,你也能學會嗥叫。”

與優秀的人交往,就會從中汲取營養,使自己得到長足的發展;與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會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昇華,自己的心靈也被他們照亮。

朋友之間的行為可以互相影響

馬丁的生活,似乎完全是受了一個初中學習時的朋友的影響。

馬丁是一個相當愚笨的學生,但他父親還是決定讓他接受大學教育。在劍橋大學裡,馬丁認識了在初中的一位夥伴。

從此以後,這位稍長的學生成了馬丁的指導教師。

馬丁能夠應付自己的學業,但是仍然容易激動,脾氣暴躁,偶爾會發洩自己難以抑制的憤怒。

他這位年紀稍大的朋友卻情緒穩定,富有耐心。他時時刻刻照顧、指導和勸勉自己這位易怒的同學,他不允許馬丁結交邪惡的朋友,勸馬丁認真學習。

這不是要得到別人的稱讚,而是為了上帝的榮耀。這位朋友的幫助使馬丁在學習上進步很快,在第二年聖誕節的考試中他名列年級第一名。

後來,馬丁成了一位傳教士,給了很多人以無私的幫助。

如果馬克思沒有選擇恩格斯這位真誠的朋友,他恐怕就不會在社會科學領域裡建立起他的理論學說,也就不會有偉大的著作《資本論》。

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朋友之間的行為總是互相影響。善行總是產生無數的善行。

就像一塊石頭投入水中,會產生波紋,而這些波紋又會產生更大的波紋,如此連綿不斷,直至最後一道波紋抵達岸堤。

朋友不可濫交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是擇友的一個標準。志向不同,情趣有別,友誼不可能長久的,早晚分道揚鑣。

“管寧割席”的典故就是個典型例子,管寧熱衷於讀書做學問,而華歆則熱衷於官場名利,兩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思想基礎,割席而坐是必然的。

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墨子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擇友比作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不慎也。”與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會感染上他的氣質。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好朋友越多,我們受益越多。學無止境,學問再大的人也有不懂的東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朋友相交貴在有所補益,有所予有所取才是“交往”。

古人的擇友之道,我們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為其所拘束,對友人過於苛刻。

擇友的標準各有不同,也應該從個人實際出發,慎重選擇,朋友可多交,不可濫交。

同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