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传统年,说说老苏州人的过年风俗



荐读:苏州是一座古韵与现代化完美结合的城市,我们既可以在园区金鸡湖畔仰望高楼大厦,欣赏摩登之美,又可以在古城区畅游园林,倾听雨打芭蕉,让烦闷的心归于平静,这正是苏州的魅力所在。

新春将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张罗起过年的事情来,期许新一年能够吉祥美满。年关将至的苏州,散发着浓浓的年味,我们一起来看看苏州人过新年的时候都有哪些传统的习俗。


一.掸檐尘

俗话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这时候苏州家家户户就开始里里外外大扫除迎接春节,寓意辞旧迎新,除晦气。


二.送灶,吃口数粥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时候,苏州周边的农家,在送灶那天都做团子来感谢灶王爷,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庇护和上天言好事的功德。谢灶团子都做得很大,寓意寄托于田里的庄稼,团子做得越大,收获越丰盛。

送灶的第二天,苏州人家都要用赤小豆杂米煮粥,以祀神食。祭祀后,阖家长幼人人都得吃一碗,外出没回来的家人,他的那份也得备好,这就叫口数粥。据说吃了口数粥,可以避瘟气,如果杂以豆渣吃了,还可以免罪过。


三.年夜饭

除夕晚上,举行家宴,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俗称“合家欢”。苏州人家吃年夜饭有几样必备菜,青菜色绿,叫“安乐菜”,因苏州话“绿”“乐”同音;黄豆牙因形状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菠菜因为梗长,所以叫做“长庚菜”,寓意长寿。这一餐中,鱼都不动筷,取“年年有余”之意。


四.走亲戚

新年头一天叫“岁朝”,小孩子枕着压岁钱醒来,穿新衣,戴新帽,看大人放3响“开门炮仗”,吃加糖的小圆子或者年糕,祈盼新一年全家幸福甜如蜜。然后跟着大人一起探望长辈,走亲访友,相互拜年,长辈们都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五.迎财神

年初五是迎财神日子,在前一天晚上,各家都打开大门和窗户,准点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现在苏州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所以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苏州很多景点在正月初五这天也都会举办迎财神的活动,大家吃饱喝足后都可以去各大景点逛逛,说不定就会碰上好玩的活动哦。


六.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结束的标志,此日每家必吃元宵,也就是汤圆,象征团圆吉祥。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到时候苏城的街道,店铺,公园都会挂上彩灯,大张灯彩。苏州的很多景点和公园都举办灯会,灯彩造型五花八门,大家在美丽的灯光中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