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自周朝的制作技艺,一张绢的“书画生涯”

非遗,传承传统文化

南开区拥有众多

独具津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就来带您领略南开非遗的魅力



在纸张发明之前

中国的书画大部分都绘制在绢上

周朝时期,人们便已经在绢上作画了

而作为原材料的绢的制作

如今也是一项非遗技艺

在南开区的匠人们手中传承


库绢制作技艺



库绢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珍稀品种

是将加工后的大孔绢(大眼绢)托裱于纸上

在绢面上绘制传统纹样的一种精美华丽的书画用绢



库绢的图案中常使用到

龙凤、福禄寿喜等祥瑞题材

库绢质地光滑细腻,光彩夺目,鲜艳照人

同时,库绢质地颜色纯正华贵

仅凭肉眼就能看见细腻之处

使人赏心悦目,具有观赏价值



华丽的库绢制作技艺

起源于清宫造办处

清亡后,掌握库绢技术的匠人流入民间

并最终落脚天津

在南开区老城里鼓楼一带发展

成为文人墨客书画首选用材



如今,库绢已经过四代人的发展

不仅有五色库绢

近年来还开发研制出素库绢、

洒金银库绢、描绘库绢等系列制品

库绢更是被众多名家绘画使用



了解过精美的库绢技艺

大家也不要忘记参加本周的有奖问答活动哦~

在这里再同大家说明一下参与方式


直接回复“知识问答

并点击跳出链接,直接参与活动



②您还可以选择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

参与活动



③或者您还可以在本篇文章最末

参与活动

答题有好礼

别忘了每天参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