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多年就卖这四样除夕必备的物品,不知道你那儿有这年俗吗?


#我的自拍故事# 在晋南地区,过了腊八乡村的集市上就基本热闹起来了。这不集市上一个老人高声喊着:我叫李福春,今年64岁了,稷山县蔡村乡小李村人。卖这些过年用的必备用品,已经有15年了,方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知道。每年一到年跟前都等着买我老李的柏叶、芝麻杆、谷杆还有发糜子。


稷山县是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汾河从宁武管涔山源头流经650余公里,进入稷山县境内,把县域分为汾南和汾北。我家就住在汾南河槽边边跟前的小李村,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小麦收割后,我的秋粮作物就种芝麻、谷和高梁,高粱要种穗长的那种。
你别看老李还真是个开朗快乐人,集市上总能听到他的说笑声。这不又大声说起来了:我老李家的年货,芝麻杆除夕晚上点了,芝麻开花节节高,发糜子点了发家哩,谷杆点了僻邪哩,柏叶点了不但长命百岁而且香味还浓浓的。

老李忙着给顾客整理搭配各种作物杆,老伴忙着收钱。由于老人不会玩手机微信付款,每到年跟前,不管去那个集市上都要带着老伴来帮忙。一把四样东西只收3元钱,不图挣钱只图快,反正是咱地里长下的。老李的老伴说道:
我的生意好不好,你就可以看到。我们晋南这一带老百姓还是尊重历史的传承,这不是迷信活动。我这一三轮机的年货就根本不够销售,咱要重良心,价格低,物品干燥,让老百姓高高兴兴的拿回去过年。
我家的芝麻杆,杆儿高粗壮,除夕点燃起来有噼哩叭啦的响声,就像放鞭炮的声音,柏叶是端哈牙得,点燃起来也有噼哩叭啦的声音,而且香味很浓,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驱赶年兽。
过年在老百姓心中,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除夕都要点燃柏叶、芝麻杆、谷杆和发糜子。这不这位大哥买齐了年货准备回家。
顾客少的时候,老李压低声音说道:我这十多年来也算是抓住了商机,现在种这些农作物,就算全身都是宝了,没有一点点撂材,芝麻每年的价格都很好,打下来就不愁卖,芝麻杆年前也都能卖完。说到一年的收入。老李总是一笑而过,说道:能过得来就行。
老李问道:过年这样的习俗,只有到我们乡村才有这过年的味道,像我们这儿除夕点燃芝麻杆和柏叶等物品,这样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随着新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慢慢就会消失吗?是乡愁重要呢?还是环保重要? 欢迎你的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