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沙家浜》


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


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沙家浜》它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
创作组由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组成,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
改编成京剧的《芦荡火种》最初取名为《地下联络员》,由赵燕侠饰阿庆嫂,谭元寿饰郭建光。
后经国家领导人审看,提出了修改意见,剧名由毛泽东主席定为《沙家浜》。
故事讲述,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
“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
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伤员,来到沙家浜养伤,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找到这批伤员,日伪军对沙家浜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大扫荡。
为避开敌人锋芒,党组织安排伤员转移到阳澄湖的芦苇荡,敌人的扫荡一无所获。
日寇并不甘心,命忠义救国军进驻沙家浜,设法找到这批伤员。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向阿庆嫂打探伤员下落。
阿庆嫂与敌人巧妙周旋,并引诱敌人开枪,利用枪声通知了芦苇荡的伤员,使伤员提高警惕。
沙家浜被敌人长期占据,阿庆嫂按县委批示派沙四龙把伤员转移到红石村。敌人找不到伤员,抓来群众拷问,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杀了一些群众。
几个月后,伤员痊愈,沙四龙也参加了新四军。
指导员郭建光率领新四军战士,组成突击排,连夜奔袭,杀回沙家浜,此时正值胡传魁举办婚礼,新四军突然杀入,将敌人一举全歼。
故事原型,1939年秋,在江阴县顾山镇针对“忠义救国军”的战斗中,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政治部主任刘飞,在战斗关键时刻,亲自率领警卫班向敌人发起冲锋,打退敌人进攻,但自己也身受重伤。
战斗结束后,刘飞面对日伪与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带领数十名伤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
《沙家浜》是八大样板戏之一。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
《芦荡火种》是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
沪剧《芦荡火种》上演后,在戏剧界和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强烈反响,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剧种的9个剧团对《芦荡火种》进行移植。而在全国演出《芦荡火种》的竟有31个剧团之多。
1963年,北京京剧团在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过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剧本的文学性上。
京剧剧名最后由毛泽东主席一锤定音,他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于是剧名定为《沙家浜》。
《智斗》确实是整部戏里最精彩的一段。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三个人各有说出口的应酬话,也各有没说出口的小心思。整个对话过程,一环接一环,一句赶一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既复杂得有趣,又不会太复杂而让观众看不懂。现如今好莱坞商业片的剧本,也未必比这更加节奏紧凑、扣人心弦。
难怪这一段能够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连我这样对京剧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哼唱两句。
同样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可看性与趣味性真比严肃正剧《红灯记》好很多。和完全的京剧颇有不同的是,沙家浜的配曲采用了江南风味的丝竹民乐与京剧唱段结合的方式,而且曲调有种新旧结合的现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