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冠军都是“陪聊”高手!

有人说,

“销售就是生活中的文艺青年,职场上的谈判专家。”

你们同意吗?

我同意。

而且,销冠更是。

很多时候,销冠会在工作上、与客户对接中,展现出他们的高超的聊天技能。感受着他们与客户谈得得热火朝天的氛围,身边的同事都会不得不感叹:

这才是真正的“陪聊”高手啊!

然而在一些工作中,有很多销售感觉客户层出不穷的提问是种折磨,但牛逼的销售却认为爱提问的客户才是真客户,才更可能成交。因为销售是一个与客户进行互动的过程,不可能客户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单听你说就愿意购买你的产品。

销售要做的就是利用客户提出的问题,创造展示产品的机会,利用问题逆转,将自己从被动的回答者转变成主动的提问者。

从销冠的“陪聊”经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知识点学习:


如何应对客户的提问?

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害怕冷场吗?相信很多的人不仅害怕冷场,而且经常遭遇这种状况。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说着说着就没话说了呢?

实际上很多时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在于客户的提问,而是在于我们自身。“这件衣服多少钱?”“298元。”“有红色的吗?”“没有。”

如果你是这样回答客户的问题的,很显然,在五句话之内必定是要冷场的。我们要学会通过问题创造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要争取到说话的主动权。

销售冠军都是“陪聊”高手!

我们在和客户交流的时候,不要总是以句号结尾,要学会使用问号,向他提问,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正常进行。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沟通目标,巧妙地利用客户的提问,逐渐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将两人的交流主题慢慢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客户不提问,就去制造疑问

很多的销售人员不喜欢客户提问,但是大家来试想一下,如果客户不问你多少钱,你哪来的机会和他说我们这儿有优惠?如果你想和客户说优惠,就先创造个机会,让他问你多少钱,对不对?

所以你的话应该这么说:“我们的这个设备之前卖的是25600元一台。”这个时候,他就会想那现在卖多少钱,是这样吧?“我们上个月卖25600元。”他就会想那你这个月卖多少钱。

客户提问题实际上非常有利于话题的继续,但是如果客户不提问题,我们要怎么做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去制造问题,通过问题来创造机会。

我建议大家在空闲的时候做这样一种练习:在一张纸上,把客户经常提到的问题罗列出来写在左边。比如说,这是什么牌子,你们是什么公司,你是哪儿的,多少钱,质量怎么样等。然后在纸的右边罗列出我们想让客户知道的,也就是卖点。

销售冠军都是“陪聊”高手!


罗列好之后,你就从客户想知道的问题中随便抽取一条,往你的卖点上转,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三句话之内转过去,并且要觉得很顺畅,没有生硬的感觉。

如果三句话没有转过来,那就说明你绕远了。客户心里就会想:我问的问题,你没有给我解决。多加练习,这就会变成一种肌肉记忆,一旦形成这种记忆,你就会很容易地将客户想知道的转到自己想让客户知道的上去。

当客户问你问题的时候别急着回答他,回答别人问题之前,先提问题,明白吗?想着不管别人问你什么,只要是回答他的问题,你就先提问他问题,对吧?面对不提问的客户,更要主动去提问,制造出了疑问才能给自己的产品一个展示的机会。

懂得销售背后的“潜规则”

少用”但是”,多用“同时”

客户问:

你们和A企业比较有什么优势?如果你滔滔不绝,你就掉进陷阱的迹象!

建议反问:

您这样问,肯定是了解过A产品的,您觉得,他的哪方面让您最满意,为什么?回答完毕,然后你方可淡定地说:我非常理解,这几个功能我们也同时具备,除此之外......

顾客是谁?我是谁?

在美国的Wal-Mart超市里,啤酒与尿布被摆在一起出售,这使尿布和啤酒双双增销了,原因是美国女人会要求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布,男人在买完尿布后就会顺手买回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形成了如此神奇的销售效果,这就是交叉销售和关联销售......

拜访客户要做的3件事

注意让客户说,每说45秒,一定要调动客户说15秒。保持和对方一个语速。3分钟后,就要找到客户的兴趣范围,引导话题到对方的热点区。努力让客户记住自己的独特的特点,而不是公司的,不是产品的。关注对方的心理预期,性格特点,素质和阅历。

最赚钱的性格是“执着”

调查发现,销售员中80%都要在同一个人打第五次电话才能谈成。有48%的销售员打第一次电话后就失去了一个顾客源。有25%在打第二次电话后就放弃了。12%在打第三次以后放弃。有10%继续打电话。这些不放弃的10%正是收入最多的人士。

掌握沟通技巧,从容面对客户抱怨

发挥同理心,仔细聆听抱怨内容;表示感谢,并解释为何重视他的抱怨;有错,为事情道歉,没错,为心情道歉;承诺将立即处理,积极弥补;提出解决方法及时间表,请对方确认;做事后的满意度确认。


掌握好销售技能,业绩就会up!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