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光影的天山大峽谷畫廊——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新疆行之4: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翻越天山的獨庫公路南段,出海拔3200多米常年積雪的鐵力買提隧道,就進入傳統意義上的南疆了。

鐵力買提達坂是南北疆的分水嶺,下坡山勢險峻、坡陡路彎。

一路下坡,海拔高度降落將近一千米後,到了大龍池湖附近。

回望鐵力買提達坂,已在天山雲雪間。

不一會兒路旁出現赫紅山體,這就是距離庫車縣70公里的庫車天山大峽谷了。

庫車天山峽谷景區全長接近6公里,谷中還有分叉谷。

庫車天山大峽谷的顏色是褐紅色,主要原因是沉積岩含有較多的鐵礦質,地質學界稱為紅山景觀。

中國新疆南北疆的塔里木、準噶爾,內蒙阿拉善,甘肅河湟谷地、六盤山等都有與庫車天山大峽谷同血緣的龐大紅色山體。前幾年我國有地質學家撰文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建議:以新疆庫車大峽谷為模式地,將中國西北乾旱區的這種獨具特色的“紅山”地貌命名為“赤沙山地貌”。

2009年庫車大峽谷,以發育於新生界紅色砂岩中的峽谷為特色,以及第四紀冰川遺蹟、雅丹地貌景觀等,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第五批國家地質公園。

所以,現在庫車天山大峽谷的正式名稱是“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庫車天山大峽谷景區門票、景區示意圖等都稱“天山神秘大峽谷景區”。

據說“天山神秘大峽谷”是原任???的墨寶,景區旅遊宣傳招牌菜至今不捨換掉。

以庫車大峽谷為代表的大西北“紅山”這些“紅山”都處在諸如祁連山、天山、崑崙山等高大山脈向盆地過渡的前緣地帶。由於強烈的構造擠壓和推覆作用,地層褶皺十分劇烈,岩層傾斜角度變化很大,並依此形成尖峰突兀的石林-峰叢式山丘等多種地貌。其中尤以不對稱的、尖頂狀峰丘最為常見,這和岩層及山頂均呈水平狀的丹霞地貌有很大不同。

庫車大峽谷的氣候侵蝕作用以機械崩解的物理風化以及風蝕為主,山形表面的微地貌多稜角分明而顯得嵯峨嶙峋,而不像丹霞地貌那樣圓潤通達。

完全可以看清山體的擠壓的皺褶,地質公園嘛。

地球構造擠壓造成地層的褶皺,岩層傾斜角度很大,形成尖峰突兀的石林-峰叢式山丘等多種地貌。

崖壁山貌尤如刀砍斧鑿線條堅韌深刻,山脊上佈滿犬牙般尖銳的山齒。

峽谷不少地方山體崩落,阻斷了原路,必須爬高繞行。

遠處看這塊大石頭就是“神犬守谷”。

峽谷中設有不少避洪水的安全島。

上一回來此,進峽谷不到一公里,暴雨大降,還閃電打雷。景區工作人員緊急疏散遊客,咱也慌忙退出,對不起門票了。

上次沒有這便橋,應該是去年洪水後形成的水潭。

就怕懸崖壁底部被水泡軟,崩塌。

繼續前行

不知是啥景點,妹子拍照。

咱也拍張,回來後端詳下有點那個,似乎也不是什麼“聖泉池”、“玉女泉”,難道是“顯靈洞”?

峽谷谷底全是細沙,細沙裡不時冒出汩汩清泉,時隱時現。

這是“青龍戲珠”。

狹縫上端夾抱一個石球,居然有一泓泉水從中流淌而下。

旋天古堡

月牙谷

庫車天山大峽谷有幾個分叉谷。

蓋世谷分叉口。

峽谷中有不少段非常狹窄,最窄處遊客僅能側身擦過。

不側身讓行,另一方向遊客就得淌水。

峽谷中,不時有滾落的巨石擋道。

這上面就是著名的“阿艾石窟”。

佛教在西域繁盛一千年後,唐中期回鶻西遷建立的喀喇汗王朝開始傳播伊斯蘭教、元東察合臺汗國強行推行伊斯蘭教之後,西域徹底轉變為伊斯蘭教文化。

從此西域佛教消亡,佛教徒徹底消失,一千年佛教文明留下的無數佛寺佛窟也被徹底搗毀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險熱潮,發現了新疆僅存的庫車克孜爾石窟、吐魯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可是歐洲人、日本人竟然將石窟裡精美的壁畫盜揭一空。

一百年後,1999年庫車牧羊人阿布來提,在克孜里亞大峽谷(庫車天山大峽谷)山崖峭壁上,意外發現了一處孤存的佛教石窟。不久,這個窟被正式命名為阿艾石窟,也有稱“千佛洞”。由於阿艾石窟處於人跡罕至的大峽谷懸崖上,不易攀登,受到人為破壞程度較輕,因此壁畫清晰,色彩絢麗,內容豐富多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更重要的是,阿艾石窟建於唐代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安西都護府移住龜茲後的盛唐中期,在石窟壁畫條幅中,共有漢文及龜茲文題記23處,詳細書寫了人的姓名及彭、梁、趙等中原漢人姓氏。特別是石窟壁畫十多條漢字供養人榜題,如“清信裴心喉傅佛供養”、“妻白二孃造七佛一心供養”、“申令光敬造十六佛一心供養”等,充分體現唐朝漢文化與龜茲文化的融合以及西域與中原地區的密切聯繫,是唐朝在西域行使有效管轄權實物證據。

不過,我去時阿艾石窟沒有開放,無緣觀賞。

阿艾石窟谷底下方,看見這個佛像造型,是否也是唐遺存佛像?

繼續前行,大約走到接近三公里處,落石徹底擋道,無法通行了。

只好轉身回頭。

驀然回首,意外發現,此時,陽光燦爛,直射入谷,光影奇幻,宛若仙境。

庫車天山大峽谷紅赫色的山體雄偉壯觀、波瀾起伏、光彩奪目。

五千米長曲折狹長的山谷,就是十里畫廊,億萬年的風雨雕琢,山洪沖刷,造山運動造就了庫車天山大峽谷獨具夢幻魅力。

陽光從峽谷縫隙傾瀉下來時,在那一刻只覺得時間靜止了。


神韻萬端,鬼斧神工,慨嘆奇景天成。

峽谷內峰迴路轉,步移景換。

峽谷內冬暖夏涼寒暑不侵,泉水叮咚,曲徑通幽,別有洞天。

庫車天山大峽谷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雨洗禮,終於鳳凰磐涅成十里幻彩畫廊。

赤紅色的丹霞砂岩在陽光照耀下,光澤通透,景象萬千,五彩斑斕,令人不禁驚歎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附兩個小貼士:

1,庫車到大峽谷景區交通方式。

(1)如果是自駕,直接地圖導航過去最方便。

從獨庫公路北段自駕來的,記住過鐵力買提隧道,再前行約70公里就到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大峽谷在右手邊(西側)。巴音布魯克到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近200公里。

(2)非自駕遊,火車、客車、飛機(庫車有小機場)到庫車,趕時間就包車或“打的”直接到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3)我到庫車兩次,都安排一天時間去庫車天山大峽谷,不趕時間,所以都是坐班車去的。

第一回,早起吃過早餐,打的五元前往庫車汽車站。下車後,車站大路口旁一個掛工作牌人大聲熱情招呼去哪裡?告之準備進站購票去天山大峽谷。該人稱班車已出發沒車了,在這等下,坐車去。問等多久?什麼價位?他說馬上開,包車四百元。

聽後扭頭進車站入口處。問安檢員有班車去天山大峽谷嗎?答,班車出發了,下午16時還有一班。聽後大為失望,這時安檢員稱,塔里木車站有一班10:40開。

連忙稱謝,問明地點,打的五元到庫車城西邊的塔里木車站,19元乘車直達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

原來,位於庫車天山中路的庫車汽車站是長途汽車站,位於庫車友誼南路的塔里木客運站(也叫順風客運站)是庫車發往各鄉鎮的客運站,兩者距離也就兩三公里。

在塔里木客運站,去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方向的線路為塔里木客車站一東風煤礦,每小時一班車。

塔里木客車站一東風煤礦的小麵包車

提醒下,大家坐上車後,要記下司機電話,方便回程時聯繫。司機都是維族人,一般聽得懂普通話,但我們一般不容易聽懂他們說的普通話。

我第二次去大峽谷回程時,打電話給來程司機問回程司機的電話號碼,打了N次,愣是沒聽懂他告訴的號碼。

2,新疆有幾個“天山大峽谷”?

網絡上稱呼為“天山大峽谷”的有好多個。

天山山脈在中國境內延綿有1700多公里,峽谷不計其數。因此新疆有很多“天山大峽谷”倒也沒錯,確實都是在天山,但是外地遊客去新疆就有人撓頭了,分不清要去的哪個是哪個。

新疆天山北坡的奎屯東南有個“天山大峽谷”叫安集海大峽谷,也有稱為紅山大峽谷的。此處峽谷西面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也有個“天山大峽谷”,就是奎屯西南的“奎屯河大峽谷”,由於在克拉瑪依獨山子區也叫“獨山子大峽谷”。

獨山子就是獨庫公路北端起點,安集海大峽谷(紅山大峽谷)在國道217(獨庫公路)東面約25公里(直線距離);奎屯河大峽谷(獨山子大峽谷)在217國道西側直線距離不到7公里。

獨庫公路南端的庫車天山大峽谷,位於天山山脈南麓,網友稱為“庫車天山大峽谷”,正規名稱“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庫車縣屬於阿克蘇市,也有人就稱“阿克蘇天山大峽谷”。當地人的維吾爾語稱庫車天山大峽谷為克孜利亞,意為紅色的山崖,所以也叫“克孜利亞大峽谷”。

最後還有個“天山大峽谷景區”,距離烏魯木齊市不到50公里,位於烏魯木齊市南山區,是個5A景區。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景區”跟庫車的“天山大峽谷景區”完全不是一回事。庫車天山大峽谷是“紅山地貌”,烏魯木齊的這個天山大峽谷是草原、森林地貌,據說以前就是個水庫,後來才開發成景區的。

如果你選了跟團游去新疆,看見有“天山大峽谷景區”,不要想當然認為是庫車的“天山大峽谷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