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涨知识:策略游戏《三国志11》中五维最高的那个男人

从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到280年结束,三国时期前后不过100年的历史(如果严格按照魏蜀吴的成立则时间更少,只有60年),却被无数人所津津乐道。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各色英雄被人们所深深喜爱着。

而《三国演义》在日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有名的三国类单机游戏也大多出自日厂,其中就有来自光荣经久不衰的《三国志》系列作品,而其中最受玩家欢迎的莫过于《三国志11》。

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

在《三国志11》中,群英荟萃,每一位都拥有五项属性:统帅、武力、智力、政治以及魅力,每一种属性都以100分为满分,比如吕布的武力就是100,而诸葛亮的智力就是100,他们算是三国英雄在《三国志11》之中的武力和智力之巅。

《三国志11》武力值最高者:吕布

那么在这些猛将和智将之中,谁又是综合实力(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最强呢?答案就是那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三国第一枭雄——曹操了。

曹操:《三国志11》五维最高者

统率96、武力72、智力91、政治94、魅力96,综合五维449点,当之无愧的三国王者。当然,这一设定完全符合曹老板在历史上的地位——只因曹操并不仅仅是一方诸侯、汉朝丞相,更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所以,即使到了当代,关于他的话题也是层出不穷,从未间断。

比如我尝试着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曹操”,就可以看到每天关于曹操的无数话题:比如当初关羽要是在华容道不放过曹操,三国将会如何;比如为何刘邦很短时间可以统一全国,但曹操一辈子才统一三分之一个天下等等——他给后世留下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

搜索的结果丰富多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操何以配得上“三国第一人”这个称号。

壹·政治方面

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屯田、水利与节俭带来的政治风气这三个方面,他的这些成就对当时战乱时期的社会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的重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1.屯田

所谓屯田,是指由曹操自己的势力组织且投资进行的农业生产运动,其工作的效率和强度都远远高于普通的、无组织的农民自发耕耘。不仅如此,曹操还崇尚“兵农一体”,即在闲暇之余率领士兵甚至亲自耕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世间从一片“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的可怕景象变为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欣欣向荣之景象。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民以食为天,曹操此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粮食紧缺的问题,为民众们所感激,也为自己打下整个北方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不仅如此,曹操在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还将东汉末年的人头税亲自改为了户调制,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从向每个人收取钱财换成了向每一户人家收取布帛作为税金,既降低了收税标准又以物代财来让农民们减轻压力,得到了广大农民发自肺腑的拥护。

有了宽松的生存环境,农民们种田的动力自然更强了,北方的物资由此变得雄厚起来。所以三国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未占魏国半点儿便宜,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魏国雄厚的物资“耗死”的。

司马懿:我打不赢你诸葛亮,但我可以耗死你

2.水利

既然要屯田,那就离不开水利工程。曹操曾大力修筑水利设施,而且效果甚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在舒城修筑的水利工程——七门堰,据史书记载,它到了北宋宋仁宗时期依旧可以正常运转,且每天浇灌约20000顷的田地。

安徽七门堰

说到七门堰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其实七门堰所在的安徽舒城,正是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的故乡,曹操占领此地之后一直致力于大兴土木,练兵屯田。而自孙坚去世之后,其子孙策与孙权,前后一共有四次都攻打到此地,但是都并未能占领此处,而是掠夺一番之后就回了江东。

在三国时期于赤壁之处大败曹操的美周郎,其故乡却被敌人曹操所大力建设,反而被自己的两位主公烧杀抢掠,实在是一大奇闻。

3.节俭

曹操节俭的性格,从其亲自躬耕屯田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一二。节俭本来算不上什么政绩,而只能算一个个人习惯。但身处东汉末年的曹操,其节俭的个人习惯却让整个朝廷的风气都受到了相当的影响。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对曹操有着如下的描述:

“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辱取温,无有缘饰。”

用白话文来讲就是他喜欢使用素色的衣装,并不喜好华丽的风格,而其使用的帷帐屏风等物品,也没有任何装饰,即使坏了也是简单修补一下继续用。

据说当年曹操送关羽的宝物,全都是牙缝里省出来的

那么曹操这么做是因为缺钱或者吝啬吗?当然不是。曹操每次打下一座城池,无不会大肆犒赏众将士,并把所获的战利品一一送给有功之臣;而来自周边小势力送来的进贡,他也会拿出来和自己的将士分享,可谓是十分豪爽的一个人。

所以他平时节俭的作风,只是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自己的初心罢了。而东汉末年朝廷所留下的腐败与贪图享乐的风气,在曹操节俭与清廉的严格要求下,一扫而空。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而曹操这根最大的上梁,给三国时期的政坛,带来了一股爽朗的清风。

贰·军事方面

1.统一北方

要论曹公一生最大的成就,那当然就是统一北方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军阀四起,民不聊生。西凉军阀董卓四处屠杀人民,入朝之后为非作歹,为各大军阀讨伐董卓给出了足够的理由。但戏剧的是,虽然袁绍集结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最后董卓退兵之时去追讨的却只有孙坚和曹操二人,最后二人惨败而归。

孙坚一直是曹操最欣赏的人之一

后来孙坚后来被称为汉朝军阀中最后的忠臣,而曹操则也因为为民出兵的行为吸引了当时大批的流寇,他们之中混杂了许多黄巾起义失败的士兵,大大减少了曹操对他们的训练成本。一时间,曹操名声和兵力都大振。这批流寇和之前讨伐黄巾军时收留的降兵,都被曹操编制为了“青州兵”,他们英勇善战,而且只听曹操一人军令,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破吕布、定徐州、打宛城、讨袁术、追刘备、收关羽,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官渡之战,一把火烧了袁绍的乌巢粮仓,为统一北方走出了最关键性的一步。官渡之战也成为了整个三国中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之一。

官渡之后,曹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方霸主

所以,耗时十七年来统一整个北方就是曹操最大的成就,让整个北方的人民不再陷入战乱,安居乐业。这在实质上也为后来西晋统一全中国做好了铺垫。

2.精通兵法

当然,曹操能达到一统北方这样的成就,和其精通兵法不无关系。曹老板是《孙子兵法》的忠实爱好者,我们如今所看的《孙子兵法》之注释,很多都是他老人家的手笔。

孙子兵法有曹操亲自注释的版本

当然,作为一个三国军事家,局限于《孙子兵法》也不是曹操想要达到的目标,他更通过自己的兵戎生涯,编撰出了一本心血之作《孟德新书》。此书一共分为十四个章节,前十三个章节是兵法韬略,最后一个章节是政略,其中涵盖了曹操半辈子的经验与心得体会。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编写了一段经典的剧情来说明它失传的原因。说是杨修将《孟德新书》给名士张松阅读时,张松却称此书蜀国小儿皆可背诵,称曹操是抄袭战国无名氏的旧作,说罢便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张松过目不往的本领本来令人惊讶,但是对曹操丝毫不客气引起了曹操的愤怒,不仅不愿意接受张松的投诚,更是恼怒地烧毁了自己的《孟德新书》。

《三国演义》:张松将《孟德新书》视为“抄袭文”

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根据史料记载,曹操本人其实完成此书之后非常开心和自豪,因为此书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文韬武略流传于世,流芳百年。遗憾的是,自唐朝之后就再也没有相关的记载了。我们只知的确有《孟德新书》,却不知它的内容如何,何时失传,实乃一大遗憾。

3.治军严格

曹操的治军之严也是出了名的,他曾经在一次行军途中,命令所有士兵注意,让战马不得践踏麦地,若有违反者,斩立决。一时间,他所有的手下全部下马步行,就怕犯错。但曹操运气不好,自己的战马却因为受惊而践踏了麦地,曹操二话不说,当即割掉了自己的头发。

不过后来曹操再次割须断袍的理由就不是那么光鲜了……

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十分爱惜自己的头发,而曹操此举,宁可自己受辱也要执行自己的治军法令,其行为深深地影响了他手下的一堆悍将。无论是同族兄弟夏侯惇,还是异姓将领于禁等人,都以治军严格而闻名于三国。

叁·文学方面

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曹操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三国志13》中董卓的形象

在董卓进宫作乱之时,曹操曾经写了一篇《薤露行》,揭露何进和董卓乱政的卑劣行为;而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又撰写了一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其中讽刺了关东联军名为讨董,实则各怀野心的丑恶嘴脸,更描绘了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因此曹操的《蒿里行》也被明代文学家钟惺在《古诗归》中评价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意思是曹操的诗歌真实地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短歌行》被后人所喜爱

此外,还有当代高中生必背的一首《短歌行》也十分出名。该作不仅用词讲究,而且琅琅上口,非常具有韵律感,想必各位都能背诵其中一二。

这首诗歌写于赤壁大战之后,大败而归的曹操对自己战败的“忧思难忘”,对未能提早实现一统天下、国泰民安的理想抱负而感到捶胸顿足,更对天下的人才们求贤若渴,所以才有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感叹,所以才有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夙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也许,得不到关羽的相助,是曹操一生的遗憾吧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流传至今,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也让人记忆深刻。曹操统一北方是事实,在徐州屠城也是事实;求贤若渴是事实,生性多疑也是事实;官渡大胜是事实,赤壁大败也是事实。

在这么多事实面前,一个矛盾的、立体的、复杂的曹操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在三国时期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还是文学上,都有着其他人所不能拥有的才华,因而在这短短100年左右的三国时期,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如此看来,这样的曹操,在游戏《三国志11》中五维最高,可谓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