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避開“趨陰向陽”的人性弱點,找到陰陽調和的平衡

道德經:避開“趨陰向陽”的人性弱點,找到陰陽調和之後的平衡。

人性之中有一個“趨陰向陽”的心態,所謂“趨陰向陽”就是趨於完美,而厭惡缺憾。

《道德經》中說: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

人最討厭的狀態,就是孤單、寡和、不圓滿,所以很多人在祭祀祈福的過程中,都在祈求著人生十全十美,這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個夙願,但是這一個夙願,卻是違背天道,違背世間規律的。

人生正因為有了追求完美的心態,而變得更加糟糕,白巖松老師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你追求完美和達到極致。

從一個方面來說,人生很難達到十全十美,內心對於十全十美的那一種祈求,只會增加你對於現實無奈的失落感,會在無形之中加重了我們對生活的不滿意和痛苦。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萬物物極必反”

,當一個人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必然會刻意的顯露鋒芒,這也是讓一個人招致禍端的根源。

在春秋時期,鄭莊公準備征戰,戰前,他在自己的國家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

這是一個露臉的大好時機,很多人都躍躍欲試,從首輪的擊劍格鬥一直到後來的射箭比賽,篩選下來之後,只有兩個人取得完美的成就。

一個是穎考叔,一個是公孫子,他們兩個最終打了一個平手,可是先行官只有一位,這個時候只好再增加一輪比賽:派出一輛戰車,讓他們各站在百步之外,誰搶到這部車,誰當先行官。

公子孫和穎考叔都暗暗憋了一股勁兒,誰知道跑到一半公孫子不小心滑了一跤,穎考叔搶車在手,公孫子這個時候不服氣,拿起長矛就要奪車,穎考叔立刻駕車逃走了。

這個時候莊公趕緊派人把公孫子攔了下來,在這件事情中,穎考叔雖然取得了最好的成績,但是得罪了公孫子,公孫子把這個事放在自己心裡。

戰爭開始之後,穎考叔不負莊公所望,在進攻都城的時候率先從雲梯上衝上城頭,誰知道穎考叔快要大功告成的時候,公孫子想起來那件事情,抽出箭,射向穎考叔,穎考叔也因此賠了性命。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花要半開,酒要半醉

花在開的最為嬌豔的時候,要麼是被人採摘,要麼是迎來衰敗的開始,所以在《道德經》中就說: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一件事物到達頂峰的時候,必然會往相反的方向去發展,事物到達最強壯的頂點,必然會走向衰老,這就是道的規律。

天地萬物分為陰陽兩極,從太極圖上就可以看出兩極的奧秘:陰陽兩極都是以融合的姿態所呈現的,只有陰陽調和,兩者相當,才有萬物的平衡,更何況是人生呢。

自以為是的主觀妄為,都是背離道的狹隘行徑,那麼道是什麼呢?道就是就是萬物自然的規律,想要符合道德規律,只有一個原則: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就是因為江海處在百川之下,故能為百川之王,也符合道的最佳狀態。萬事不求人滿,能夠在一方面避開“揣而銳之,不可常保”的災禍隱患,也在無形之中符合了自然規律。

《菜根譚》之中說:節義之人濟以和衷,才不啟忿爭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謙德,方不開嫉爐之門。

崇尚節義的人要要謙和誠懇的態度來加以調和,才不至於留下激烈紛爭的隱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一個謙恭和藹的美德,才不會給人留下嫉妒的把柄。

和衷才能少爭,謙德能少妒。

當你不求盈滿,刻意的退其鋒芒,萬事不爭功高之位的時候,自然能夠避開禍端,做人豁達一些,少一些慾念,少一些與人計較的狹隘心思,以難得糊塗,善居其下的狀態來成就自身。

花要半開,酒要半醉。

人生就是這樣,別把自己的鋒芒看得太重要,別用自己的狹隘心思計較點滴得失,否則會遭到別人的記恨,也是在無形之中給你的人生留下禍患和屏障。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國學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