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攝影:走進20年前的中國教會(越看越感動)

這些是攝影師呂楠關於天主教的攝影作品,讓我們一起走進20年前的中國教會,走進父輩人們對信仰的堅持與虔誠……

照片無聲地訴說著一切,無須你我多言……邀請您寫下自己的感悟,分享給大家!

那些故事


去教堂的老婦人 段玉新 82歲 山西 1996

段玉新,82歲,患精神病已超過60年。她犯病時的主要症狀,就是不分晝夜在村子裡亂走,並高聲唸經。在宗教被禁止的十年間(1966-1976),只有她一人能公開唸經。因為她是瘋子。在教難期間的無數個夜晚,許多教友都曾躺在床上隨她一起默默唸誦。今天,她被當作對教會有貢獻的人受到教友們的愛戴。

—— 攝影作者



教堂 山東 這座教堂建於1889年,在教難期間,由於該教堂被學校用作禮堂,而沒被拆毀。80年代宗教解禁後,政府把它還給教會。由於沒錢修繕,教堂至今無法使用。


手捧聖經的老人和他的棺材陝西 中國1995

81歲的李湖,五年前為自己造了一口棺材。“棺材是裝我臭肉身的小屋,”李湖說,“靈魂交給天主。”


信天主教的母親和信佛教的兒子兒媳 西藏 1993


一個孩子的葬禮 雲南 1993

死者是個4歲的藏族女孩,是得急病死的。她的村子在山裡,

離最近的醫院有兩天半路程,所以得不到急診


拿十字架的老婦人和羔羊 陝西 1992

《拿十字架的老婦和羔羊》拍攝於陝西一戶農家,這戶人家有一頭小羊,每天下午四點左右,主人就會給小羊喂草。有時候忙起來,顧不上,小羊餓了,會用嘴拽拽主人的褲腿提醒她。呂楠看到小羊這麼可愛,就想拍幾張照片。

老婦人手裡的十字架也有故事,老兩口原來是教徒,在“文革”中,老伴把十字架用泥糊在牆壁裡,連妻子都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文革”中已經不信任到何等程度了,連夫妻都互相不信任。

呂楠連續拍了兩個卷,感覺都不如意,正準備放棄,就在這時候,小羊突然側過頭去親吻了十字架:“兩秒鐘,最多三秒鐘,你可以看到它真的在那兒親十字架。我能做的就是讓老婦人別動。”

神職人員、修女


走在傳教路上的方濟各會修士 陝西 1995


告解 陝西 1992


紀念耶穌誕生的神父和教友 陝西 1995


降福 雲南 1993


彌撒 陝西 1992


為82歲老婦人領洗的神父和修女 雲南 1993


為病人降福的主教 陝西 1994


蒙古族修女和她收養的被遺棄的女嬰 內蒙古 1992


為病人送聖體的神父和教友 陝西 1992


為老婦人祈禱的神父和教友 陝西 1992


做麵餅的修女 陝西 1995


教孩子們唱聖歌的修女 陝西 1992


修女的房間 內蒙古 1992

祈禱


飯前祈禱的老婦人 江蘇 1993


朝聖的人們 陝西 1992


老夫婦的晚禱 山東 1993


露天彌撒中的朝聖者 陝西 1992


練習聖歌的少年 陝西 1995


漁民的主日 江蘇 1993


在船上唸經的老漁民 江蘇 1993


主日中的教友 陝西 1992


主日中的藏族教友 雲南 1993


主日中的苗族教友 雲南 1993


在家裡唸經的三個女人 山東 1993

教友


拿聖像的藏族老人 雲南 1993


抱聖像的男人 雲南 1993


雕刻耶穌像的老教友 陝西 1995


臨終的老婦人和教友們 陝西 1994


背聖像的少年 陝西 1992


坐在家裡的老夫婦 山東 1993


父母和兒子 陝西 1992


亡者 陝西 中國1995


在墓前的兩個苗族女人和孩子們 雲南 1993


坐在家裡的姐妹 山東 1993

呂楠:1962年生於北京,在《民族畫報》工作5年後,辭去公職成為自由攝影師。呂楠用15年的時間完成了《被遺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狀況》、《在路上:中國的天主教》和《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三部曲。評論家慄憲庭評論說:這三部作品彷彿象徵了人類今天的精神狀況,象徵了呂楠期望的人類偉大精神的復歸。呂楠被譽為 “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攝影家”、“中國最純粹的攝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