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曾国藩家书:只用3个字,教孩子如何持家、处世、做人

古人常说“三不朽”,即一个人可以立德、立功、立言。

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三点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


曾国藩时常用3个字来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一来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来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

《曾国藩家书》有言:“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之河,浩浩汤汤,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历史上因奢侈无度导致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两晋奢侈斗富、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晚唐的享乐奢侈、晚晴八旗的奢侈腐化······历历在目。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左传·闵公元年》有言:“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其意为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清代康熙皇帝教育子女:“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五千年来,中国人对于安逸的认识从未改变:安逸绝不是人生的福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论是古代的经书还是史书,都强调这一点。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矛盾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安乐,却不知安乐只能让我们退化。而忧患,忧劳,虽然令人痛苦,却是砥砺我们坚强品质的磨刀石。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人一骄傲,就失去了上进的动力;人一旦骄傲,必然对周围的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从来没有人喜欢或愿意和骄傲自大的人相处,因为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心学宗师王阳明曾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人一旦有了骄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傲是自取灭亡之道,所以古人说骄公必败。在西方,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中西智慧在这一点上也是相通的。



“奢”、“逸”、“骄”,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却能指导今人如何持家、处世、做人,让你迈上人生新境界。

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

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

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

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南怀瑾先生曾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由此也可见这套家书的珍贵性以及对后世后代的教育性。

在《曾国藩全集·家书》所留下的1520封家信中,除了给祖父母、父母的几十封,绝大部分都是写给兄弟子侄辈的,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家族崛起的精神密码,一种绵延不断的独特文化传统。

《曾国藩家书》版本颇多,云云妈特别推荐这套《曾国藩家书》,缘由有二,一是收录最全,共计收录1248封家书,在各种流行版本中,是最多的了,而且没有删节,读起来原汁原味。二是文白对照,曾国藩的家书文字原本很浅,不过想省心的,这套书提供了白话文,读起来更方便。



曾国藩家书中包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道理,其中关于立德、读书与立志方面的训诫更是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

没有人天生就卓越出众。

所以拜强者和圣贤为师才是自我增值的捷径。

而我们只需花一点时间阅读,或许就能学到他一辈子的管理、识人、交际、治家、教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