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今天我休息

文字無聲,卻描述著人間真情;惦念無聲,卻溫暖著彼此的心靈; 我的祝福無聲,但每字每句都充滿著真誠!

——題記

每逢星期六,都是我的休息時間,一般睡的晚,第二天又可以睡到自然醒,當天都吃兩頓飯。上午十點無論吃了什麼飯 就算作是午飯。

這個禮拜六吃過午飯,我接受了“領導”安排的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那就是去趟菜市場看著給家裡買點兒什麼菜回來。

這天東崗鎮陽光明媚,天空透明……

早晨睡到自然醒,起了床已經是上午九點半,溫暖的陽光已經透過窗戶普照在了房間大半角落,站在六樓隔著窗戶舉目眺望,眼前幅員遼闊,天空透明,能見度百分百,慶幸今天是好天氣,必將帶來好心情,說實在經常外出有事兒做的人,偶爾呆在家裡無事可做就顯得特別無聊的確很難受,想了想不如戴上口罩,趁買菜機會出去溜達一圈呢!

蘭泰小區門口依舊設卡,參與這裡服務工作的屬於東崗鎮振興社區與蘭泰公司物業公司,他們各負其責,將防控疫情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深入紮實得到了轄區居民理解與支持,大家心悅誠服配合工作沒得說 ……

據每天都是風風火火,風雨無阻忙於階段性工作的振興社區工作人員胡小寧介紹說 : 防控疫情將近一個月了,東崗鎮振興社區書記兼主任隋子遠,副主任陳惠芳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劉延鑫、焦靖麗、石慶順、王梅英、王永東等工作人員輪流站在那裡為蘭泰小區進出居民測量體溫,登記、消毒;

與此同時 ,在防控疫情前期,還計劃性安排郭崢嶸,劉麗華,萬珍,喬曉霞,楊小燕等十九名工作人員深入門戶,對轄區全面開展了入戶解說發防範疫情通知,苦口婆心做宣傳,並幫助外省來蘭居家隔離人員買菜、買米買糧、買藥、如遇到氣候不服,身體不適陪著看病;

胡小寧等參加入戶十九名工作人員,她們早出晚歸不辭辛勞,踏踏實實,根據振興社區領導的部署,開展了卓有成效熱情服務,以實際行動將振興社區領導對轄區居民防控疫情的關心與關懷,送到了蘭泰小區千家萬戶,受到了轄區居民普遍讚譽。

東崗鎮振興社區心繫轄區人民好樣兒的,振興社區是最接地氣的地方政府,心繫居民,功不可沒,完全有理由為這裡的領導和所有工作人員點贊,一個百分百的大讚啊!

這天,我也是走過路過蘭泰小區門口,剛好遇見王梅英、王永東二人站在那裡,一如既往地嚴格履行著對過往行人實施登記,測體溫,場地、車輛消毒等防控疫情必須的工作程序。

這時,117、 4路公交車相繼開過來,蘭泰小區門口瞬間進進出出的人多了,工作人員在疏導;剛好胡小寧走過來,說服大家分別保持一米距離耐心等待通過安檢口,路人非常配合,我就在其中……

哈哈!應該主動配合,支持她們的工作,接受她們防控疫情繫列工作程序吧!

於是,不由分說輪到我了,伸出胳膊接受測量體溫,讀數顯示35.32℃可以放行出入 。

我慶幸,我不是來自武漢且擦身而過蘭泰小區匆匆過客!

哈哈!逗大家開心一笑,釋放一下來自防控疫情時的緊張心情……

由於工作特殊性,疫情蔓延期間,每天我都要去一趟工作單位,上下班總是要走過路過蘭泰小區,因為我是那裡最忠實住戶 。

每天都能親眼目睹振興社區工作人員任勞任怨的工作場景,讓我感慨萬千,順便為在陽光下緊張忙碌的工作人員道了一聲: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敬!

走出了蘭泰小區門口,沒有直接去菜市場,而是沿著馬路邊一條長長窄窄人行道,一直向西,朝著蘭大一院東崗院區方向走去……

走過路過,無論到哪兒,一路所見所聞都盡收眼底,看在眼裡,記在心頭。

一個多月以來,沿街的十多個曾經琳琅滿目特色的小商鋪仍舊處於關閉狀態,路上行人很少,失去了往日的那種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熱烈場景。只有溫暖的陽光靜悄悄地照耀在各店鋪銀灰色卷閘門簾上,多麼幽靜的小街啊!

途中,偶爾遇見三三兩兩稀稀疏疏走來幾個話語很少過路人,都是朝東崗鎮唯一菜市場方向走去 !……

我戴好口罩全副武裝,沿途路過了郵局,蘭鋼棚戶區建築工地,只見那裡的雙扇柵欄大門緊鎖著;又路過大板樓健身器材小柵欄門也是掛著鎖頭;

東崗鎮唯一可以接待婚禮的酒席的金東酒家也關閉了門庭;只有酒店門前用橘紅色瓷磚鋪成的臺階在陽光下還能呈現出本來的色澤……

一直走到蘭泰小區第二院落大板樓家屬院門口,看到僅有的一個出口處,一面鮮紅的黨旗在黨員防控疫情先鋒崗上空高高飄揚,偶然可以聽到在微風中獵獵作響的聲音。

可想而知,但凡這天在那裡堅守防控疫情崗位的,盡職盡責人員都應該是具備了中國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 由此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最近有一條宣傳標語橫貫蘭州市大街小巷,那就是“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

東崗鎮雖然地處蘭州市偏遠地段,但同樣,鮮紅的黨旗也在東崗鎮各轄區上空高高飄揚,在微風中獵獵作響,也無時不刻飄揚在我的內心深處 ……

旁邊一百米處便是蘭大一院東崗院區所在地,在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大門口左側,設立有一個綠色的酷似小小蒙古包特別引人注目襲人眼球,上邊刻寫著五個全白色仿宋體“地關地震局”,有四位身穿藍色隔離衣醫務人員守候著,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那裡一定是為探視者,診療患者以及救治急診患者綠色通道 ……

這裡有一個筆者《畫外音》:

“可想而知,新冠狀病毒感染殺傷力該有多麼可怕,多麼的毛骨悚然,它絕不是危言聳聽,防控疫情必須全民皆兵人人有責。

因此,對於新冠狀病毒疫情,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必須聽黨的話,跟著鍾南山院士的感覺走,如果不是特殊情況, 還是需要繼續穿著睡衣“宅”在家裡各盡所能“騰”冰箱吧!

無論是容量大與小、單開門或許是雙開門冰箱呢!

我們要樹立信心,共同期盼伴隨正值三月春天從一片綠葉開始,具體形象化描述,那就是黃河岸邊垂柳枝葉泛綠,迎春花與紫丁香含苞欲放,安寧桃花盛開,巍峨蘭山與遙相呼應的白塔群峰之巔樹木蒼翠之時,疫情必將悄然而至, 消失的無影無蹤 …… ”

哈哈!這天我好有興趣啊! 站在醫院門口再回頭望去,剛剛竣工不到一年的東崗立交橋,在春天的陽光裡,敞開它那無私無畏,博大胸懷,熱情擁抱南來北往的司機,揮手讓浩浩蕩蕩車輛從東崗鎮立交橋——蘭州市東大門駛出駛進,就這麼日復一日一往無前 ……

每每此時,只有站在春日陽光映照下的東崗立交橋畔,才瞬間看到立交橋面如此寬闊而平坦,川流不息的車流,它像一副栩栩如生的動圖永不磨滅在人們心間,它無時不刻彰顯著東崗鎮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最欣欣向榮的美麗瞬間 ……

哦!就是這麼真真切切看到,感受到了原來東崗鎮也可擁有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只是平常不太留意罷了!……

我也是醉了啊!我在春光明媚的陽光下觸景生情,眼前豁然開朗。與此同時,也在心裡喃喃自語責怪自己,怎麼先前不能夠是一個有心之人呢!之前,我也是有點兒忘乎所以啊!

現在才增添了一點兒清醒認識,懂得了如何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

用現在的視角重新審視東崗鎮,已經今非昔比,如今不再只是培育瓜果梨桃,蔬菜水果的一片原野。

而是成為讓東崗鎮人民最值得引以為自豪的蘭州市東大門 。

這是一個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也是讓世人看好,必須是從內心深處有感而發,以為最值得崇敬而仰慕的地方 ……


現在的東崗鎮已是道路寬廣市場繁榮,高樓林立鱗次櫛比,可以預測,再過幾年,東崗鎮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它像一副美麗的油畫、水彩畫,山水畫無時不刻映入蘭州人美不勝收的眼簾裡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東崗鎮必將是今後發展變化中的一片新天地 ,無論怎樣,也會讓省內外人刮目相看……

如此說來,東崗鎮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在我心目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變得更加清晰,東崗鎮不再是城中村的一個代名詞。

我們不能低估東崗鎮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它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它的發展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由此,它形象也會漸漸變得高大起來……


我在心裡默默地這樣呼喚著:厲害了東崗鎮,不難看出,我居住的東崗鎮,你雖然平日裡悄然無聲,卻已經在政府部門有計劃、有策劃有佈局的前提下,已經不顯山露水早早步入到了與時俱進,翻天覆地的動感地帶,您的顯著性變化已經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您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讓東崗鎮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發展的空間,並且引以為自豪 ……


我慶幸,我雖然不是根深蒂固的東崗鎮人,但屈指可數,小時候伴隨父母親來到蘭州鋼廠,分別居住在鐵路南中南海;後來住進(釣魚臺)梅花池;再後來搬遷大板樓 ,那兒距離中小學很近;再後來結婚以後住在黃河沿單身宿舍改裝的筒子樓,一間不足20㎡房間,長長窄窄的走廊,十多家公用一個水房 ,一個衛生間,每當到了下班做飯時間,年輕的,剛剛結婚的住戶們都集中在走廊裡做飯,每每此時煙霧繚繞,狼煙四起,各種飯菜味道渾然一體,那時候,我們居住條件極為艱苦……

好不容易熬到按照工齡福利分房,最後又定居蘋果園至今。

無論怎樣,都是蘭鋼廠家屬院,四十多年來,我們的伙食就地取材,吃著跨越了蘭新鐵路以東榆中的洋芋(土豆),過了蘭新鐵路以西就近吃著東崗鎮的番瓜長大的我,時間久了,就變成地地道道東崗鎮的人。

由此,感恩東崗鎮的一方水土養育了我 ,也從小到大讓我親眼目睹了東崗鎮有弱變強,有貧窮到富足的全新發展變化 ……

現在,那裡不僅僅屬於盛產水果蔬菜農業基地,而今又有通向祖國四面八方的立交橋 ……

東崗鎮 —— 今後您的名氣將會越來越大, 讓更多蘭州人民都知道,在蘭州市以東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名叫做——東崗鎮。

因為那裡生機勃勃,那裡是一片希望的原野 ……

哈哈!真的是興趣盎然啊! 又走過了蘭鋼醫院舊址,還是三十多年前原來的模樣,不過感覺有了顯著變化,應該是原來我工作的醫院後樓辦公室,已經改造成內科病房,防控疫情期間醫院門口嚴格防守森嚴壁壘,沒有醫院出局診斷證明,閒雜人員不得隨時出入 ……

原蘭鋼醫院對面原本是蘭鋼招待所,現在屬於酒鋼設置的一處駐蘭辦公基地。

剛好聽說這天樓下一家店名稱作“德元牛肉麵館”剛剛開張正在營業,食客們很多門庭若市,但無論大人、小孩們都端著防控疫情以來,牛肉麵館專門用一次性塑料飯盒替帶原來使用藍色花匯的磁碗的外賣飯盒,或坐或蹲在店外一片陽光普照下的空地旁邊,放眼望去,食客無論他們是男是女,是大人或小孩,就在吃牛肉麵那一瞬間,他們的吃相似乎多少有點兒迫不及待的樣子,吃著久違了的牛肉麵,稀溜溜喝著碗裡的牛肉湯,那種如飢似渴的模樣,那種喝著熱湯額頭冒汗,嚥到肚裡裡蕩氣迴腸的神情,一看就是典型的當地蘭州人!……

由此,讓我想起“往往,蘭州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美麗的金城蘭州是牛肉麵的故鄉,牛肉麵曾經牽動著無數遊子的心田,讓多少遠離家鄉的遊子魂牽夢繞,讓多少外地人盼望已久。

只要一提起蘭州,外地人對蘭州最初的印象,不僅僅知道一本書《讀者》,一條河《黃河》、一座橋《百年中山橋》、一部劇《絲路花雨》,還有夢寐以求的一碗麵,那就是蘭州牛肉麵,其中囊括著蘭州牛肉麵的故事,它是一個不老的傳說,需要他們在有機會來到蘭州瀏覽一下“黃河之濱也很美”壯麗景色。

然後,饒有興趣再品嚐一碗蘭州正宗的蘭州牛肉麵,體味一下牛肉麵獨特味道,探究了牛肉麵為什麼屬於 “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子油紅)、四綠(香菜綠)、五黃(麵條黃亮)的五大特點 ”一定都會回味無窮,津津樂道 ,以至於流連忘返呢! ……

這天,看到吃著稍微慢速一點兒的,肯定是剛剛來蘭州辦事的外地人,因為身旁放置著一至兩個裝行李的拉桿箱 ,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 ……

之後,我想到,返回時不要再走回頭路,便準備朝原來居住的梅花池方向,只要穿過那裡有一個農民巷,可以走捷徑到達東崗鎮菜市場。可是到了那裡,門口看護很嚴格。

那裡處於東崗鎮村地界,村委會專門抽調了人員在那個路口‘重兵把守’,但凡通過時,必須出示身份證並登記造冊,同時要留下手機號碼,而我沒有隨帶身份證,因此被非常友好拒之門外不得入內,哈哈!多多理解啊!這是他們的一份工作職責。無奈也只好原路返回……

來到東崗鎮菜市場,買了幾棵油麥菜,一把蒜薹,六小把捆紮的上海青、還有西藍花、芹菜、蘑菇、紅蘿蔔;西紅柿,就這幾樣一上電子秤合計六十八元;不過看來過這些菜品,我與“領導”兩人食用一個星期也是足夠了;

星期五晚上下班後,因為第二天屬於星期六,屬於我的休息日,所以週五晚上可以晚睡一會兒,只要一頭倒在枕頭上就可以高枕無憂睡到第二天自然醒……

一般休息這一天只吃兩頓飯,又不會猶如平時上班必須按時按點吃三頓飯,而是隨意吃上兩頓飯菜。

可以隨心所欲安排自己活動時間,因此便想到藉助外出買菜機會,便隨便出去轉來轉去,星期六這一天轉了這麼多個小小地方,看到了那麼多方寸之地的小景緻。

然而,走出去最大的收穫,又一次目睹了振興社區工作人員勤奮工作的場景,感受到了她們的耐心,她們熱情服務於蘭泰小區居民的誠心;

同時,我也非常飽和度吸允到了晴空萬里裡飄逸的新鮮空氣,其中含氧量達到百分百!全身心沐浴了來自2020春天裡毫不吝嗇的溫暖陽光,感覺心情十分愉悅!

哦!春天!多麼令人神往 !

記得英國著名詩人雪萊這樣如實說: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把沉睡的大地喚醒!”

冬天已經漸行漸遠,蘭州的春天來了,春天從一片綠葉開始 ……


哈哈!關於《今天我休息》寫到這裡,應該就此擱筆,如此看來,雖說整個《今天我休息》文字略顯平淡無奇,但自己卻也在孤芳自賞,感覺非常有意義 ……

雖然《今天我休息》也算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但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頗有收穫的一天 ……

但凡將走過路過,將雖有遇到與遇見,看到與見到的所有人,所有的事記錄下來。

如果跟當下防控疫情有著息息相關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在我心裡,它們都是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當然發自內心地講,衷心希望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何不趕緊的點擊鼠標記錄下來,留作防控疫情中一段刻苦銘心的記憶哪!……

哈哈!因為,今天我休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華遵山 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