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冰雪奇缘2》这是对“女权主义”的最到位的阐释

《冰雪奇缘》第一部的全面的成功,它不仅是迪士尼在动漫产业中的杰出成就,更是其对大众文化方向精准追求的有力体现。它搭上了新一代女权主义浪潮的顺风车。《冰雪奇缘》仍然是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片。(前提是现实真人版《狮子王》不属于动画片)



  值得注意的是,5年前第一部电影《冰雪奇缘》上映时,尽管无数影迷称赞影片的美丽画面,或沉迷于爱莎和安娜的美丽,但最热烈的讨论还是这样一个“80后”,王子终于露出了他真正的面孔——从迪斯尼公主电影中看到了女权主义的发展。

  本文描述了迪士尼作品中“公主”身份的变化,从“无意识无脑公主”(白雪公主、睡美人)时代,到“自觉反抗公主”(小美人鱼、美女、野兽)时代,再到“民权运动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公主”(阿拉丁、木兰)时代,以及新一轮女权主义浪潮下的“大女人”时代(长发公主、冰雪奇缘)。



  不同于“假大小姐”的文艺作品仍以男装为依托,迪士尼新时代的公主们越来越渴望摆脱与男人的关系。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无限的潜力,甚至是巨大的力量,这也是他们新魅力的源泉。

  在这样的变化中,男性角色也开始从早期的“救世主”形象转变,并逐渐成为一种需要被拯救的形象。即使在《冰雪》中,“王子”也成了伪善邪恶的反派角色,而正派的男主角克里斯托弗更像是安娜的军人。



  说到《冰雪2》,更是耐人寻味——整部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从第一部继承下来的,艾莎依然敏感、忧心忡忡,其中隐藏着勇气和责任,而安娜一如既往地坚持不懈、执着。

  不过,克里斯托弗的处理方式有点尴尬。他只想在整个过程中求婚。他对主要情节的参与大大减少了。他只提供了一个具有怀旧质感的歌舞表演。另外,他成了一个完全陶醉爱河的虚弱角色,完全没有第一部的那些让人喜欢的感觉了。



  坦率地说,在《冰雪2》中,即使删除克里斯托弗的所有剧本,也没有效果。艾莎仍然征服了海啸,安娜仍然独自探索拯救世界,姐妹们也一样。你想要什么男朋友?不得不说,迪士尼的女性权利已经发展到一个完全不需要男性的状态。

  当然,除了这些零碎的想法,《冰雪2》还是一部合格的续集。

  在银幕制作方面,现阶段很难在迪斯尼的巅峰阶段有所提升,但《冰雪2》仍然提供了一幅非常令人愉悦的画面,尤其是艾莎与自然精神的积极接触,也在幻想的想象中创造了一种仪式感,这与电影的自己的故事。



  影片的故事在结构上遵循了第一个故事的步骤,但王国之外的世界、三代人的故事、魔法阴影下的神秘森林,都使故事从两个小女孩的情感和成长走向了史诗般的感觉。

  虽然总的来说,故事有点平静,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老牌的恶棍来打倒英雄,但完成的程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喜剧部分比第一部分好。除了年少时艾莎和安娜的小片段外,她们非常可爱以至于被人犯规,主要是因为雪宝出色的搞笑部分。我甚至建议你不要错过与剧情无关的最后一个彩蛋,因为“雪宝小剧场”的确是该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音乐的质量仍然很高,迪士尼不会放弃在音乐方面的巨大优势。虽然《Let it Go》似乎还没有唱出一部全球巨作,但《Into the Unknown》足以称得上是点睛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