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随想》:王蒙,有人说,一点都不添油加醋,也能把你写成坏蛋

《随想》:王蒙,有人说,一点都不添油加醋,也能把你写成坏蛋


王蒙毕生的文学道路走得坎坷,经过青春的滋养,有过人生的辉煌,又踏过十六年的流放。即便不认识书中的这些名家,他的一生也是一本价值可观的书籍了。于是很期待读他的作品,想看他朋友的状态,想读他对友人的看法。这本书据说是“修改过几十个字”,名人出书评论名人受到很多阅读之外的关注,也是人之常情。王蒙直言道:“写人的时候我带着几分二愣子劲儿,因为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如果对于友人还不敢说实话,一辈子还有机会讲几句实话呢?”


还记得我在火车上一个通宵十个小时不动地看完这本书,看后其中的平实和质朴让我回味,庆幸没有白买王蒙的书。可能这本并不是王蒙先生最好的杰作,却是他内心的坦言,是对友人不加修饰的回忆和评价。我喜欢这样的笔调,喜欢这样的怀念气氛,更喜欢真实不加修饰的人物描写,真实而不失华美。



王蒙的回忆笔调没有徐晓的细腻婉约,却透着独到与真实,一就是一,写得逼真。他写了文坛友人也涉及政治,如胡乔木。王蒙说:“我想知道他个人是否欣赏毕加索,我也想知道在中国,艺术空间的开拓还要遇到多少阻力和周折”,“他的回答出我意料,他说:‘我们还难于接受毕加索’。我以为他的回答流露着某种苦涩”。有关文学,胡对王蒙的创作说了话“乔木又不断地劝诫我:在文学探索的路上不要走得太远,反正是不要太‘现代派’。”这样坦诚的在书中处处可见,人这一生能交几个如此赤友也就无求了。




人无完人,王蒙做到了“吾爱吾师吾友,吾更爱真理”。对历史的见证,王蒙先生还提到了冰心、曹禺、夏衍等,这些都是在我心目中有着无比伟岸形象的人物。王蒙客观地回忆每位朋友,称冰心为“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写她令人忍俊不禁的话语和摆脱求字者纠缠的小小“狡猾”;写曹禺的苦闷:“这几十年我都干了些什么呀!从写完《蜕变》,我已经枯竭了!”


他不像一些回忆文集那样只谈友人优点而避讳缺点。还人物一个原本,言语间也有对友人的善意“批评”。关于毕淑敏,“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他认为陆天明有股“近乎‘呆’的劲儿”,“他的大头、他的眼睛、他的目不转睛的执著,都很可爱,又有一点点可怕,还有相当的可悲。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悲剧感的人物。”



最后再说回王蒙,有一次,他的一个老友对他说,要是我给你写传记,一点也不添油加醋,实话实说,也能把你写成大坏蛋,王蒙吃了一惊,这人说,你看,几十年来,你做过的好事不少,坏事也不少,要是我把你做过的坏事专门挑出来,写成传记,你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坏蛋了,当然,要是我把你所有的好事挑出来写,你又成了货真价实的好人了。王蒙听后苦笑摇头,果然如此,现在出版的名人传记,不就是专门挑好事写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