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台州美景入他畫中 被拍賣2億元 還有多幅"億元級"畫作




11月18日晚,中國嘉德《大觀——近現代書畫夜場》重磅舉槌,潘天壽頂級鉅作《初晴》以1.79億落槌,加上佣金以2.058億成交,再造拍場傳奇,這也是潘天壽作品在拍賣市場中的第三高價。作品《初晴》以浙江天台山瓊臺仙谷景區(原地名叫百丈坑)上的一棵松樹為藍本繪作而成。《初晴》畫心高141公分,寬364公分。畫幅右上方題跋:“初晴。一石一花盡奇絕,天台何日續行蹤。料知百丈巖前水,更潤百丈巖前松。一九五八年戊戌黃梅開候,天壽。”


潘天壽《初晴》140.5×364cm

這幅描繪天台山的鉅作,在消失40年後橫空出世,必將引來空前的關注。1958年,浙江省政府邀請潘天壽為即將新落成的華僑飯店定製一幅大畫。華僑飯店是省政府接待重要賓客的酒店,而潘天壽創作的這件巨幅作品,將被懸掛在大堂。面對咫尺西湖,潘天壽想起不久前登臨的天台山百丈崖,長松、山花、流水,隨著記憶紛紛落於筆端。


1964年,潘天壽在杭州華僑飯店作《初晴》


杭州華僑飯店舊影

潘天壽


潘天壽(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者。浙江寧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教授。1928年到國立藝術院任國畫主任教授。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鬥一生,並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


嘉德秋拍預展現場

潘天壽自小生長的家鄉寧海自古就屬天台,這裡臨近天台山脈,讓他骨子裡有一種天然親近。他兒時常常放牧的村西雷婆頭峰,就屬於天台山支脈。根據盧炘先生的梳理,潘天壽早在1931年就畫過天台石樑。如今寧波奉化文管會所藏的《石壁飛瀑圖軸》,幅面雖小但巨松從天倒掛而下,枝下川流不息,頗見精神——彼時的潘天壽才三十出頭。1958年到1961年,潘天壽連續四年遊考天台山。瞭解他的人都知道,潘天壽不常對景寫生,但他對天台山情有獨鍾。

記寫百丈巖古松1959年作

潘天壽紀念館藏

釣魚臺國賓館藏


潘天壽以天台山為題材的創作幾乎貫穿了他的藝術生涯,尤其在他藝術創作的全盛期(1955-1965),與彼時藝術家所處的時代、文化契合生髮,成為潘天壽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創作類型。

美麗的天台

美麗的天台


美麗的天台

自1958年開始,潘天壽頻繁地將天台山納入其創作中。《初晴》(1958年作)、《記寫百丈巖古松》(1959年作)、《長春》(1961年作)、《雨霽》(1962作)、《初晴》(1964年作)等等一系列巨幅創作,構成了潘天壽藝術盛期的重要創作序列,學者們稱其為“變體畫”序列。

《初晴》局部

《初晴》局部

1944年初夏,潘天壽回到天台山考察創作,並以詩記述和抒發愛國情懷。他再次登上華項拜經臺,寫下了六首七絕,畫了《華頂歸雲》等勝蹟。

登天台蓮華峰拜經臺作(其一)

潘天壽

盲風拖得雨雲開,莽莽萬山天外來;

檢點金甌殘缺甚,為兜大笠上高臺。

1960年春三月,潘天壽重遊天台,宿華頂寺。此次他的主要目的是桃源洞,未曾覓到,但卻給我們留下兩首七絕。

庚子三月重遊天台,宿華頂寺。

尋桃源洞未至(二首)

潘天壽

重巒復澗水沄沄,時見桃花映百雲。

應有胡麻仙子在,尋喜何礙日將曛。

名山長自護雲霞,鳥道依柿雲外斜。

此是劉郎前度路,石樑即去定非賒。

潘天壽的五大億元級畫作

No.1 潘天壽平生最大指墨作品


潘天壽 《無限風光》358.5×150cm

成交價:2.87億元

中國嘉德 2018秋拍

No.2 10年增長近24倍,創下先生當年畫作最高紀錄


潘天壽 《鷹石山花圖》182.3×141.8cm


成交價:2.79億元

中國嘉德 2015春拍

No.3 就是今天的主角兒了


潘天壽《初晴》

成交價:2.058億元

中國嘉德 2019秋拍

No.4 還是嘉德拍出的


潘天壽 《耕罷》227×121cm


成交價:1.589億元

中國嘉德 2017春拍

No.5 上海嘉禾拍出


潘天壽 《鷹石圖》110×300cm


成交價:1.15億元

上海嘉禾 2015秋拍

全國多地有他的巡展足跡



浙江美術館


浙江美術館


潘天壽寫生稿


潘天壽寫生稿


潘天壽 雁蕩山花圖(圖源中國美術學院)


潘天壽 小龍湫下一角寫生稿



授課中的潘天壽(圖源人民美術出版社)


文章整理自天台山和合小鎮、天台山旅遊、神秀天台、中國嘉德拍賣、大柒藝術、台州交通廣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