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BOSE、JBL、SONY迎来国产最强降噪耳机挑战 不靠汪峰靠实力!

person之前测评的LINNER NC50,也获得了不少识友的认可,NC50作为500左右的入耳式蓝牙降噪耳机,在功能体验上已逼近完美,降噪和环境声尤其强大。而最近LINNER又再次发力,推出一款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NC80,具体表现怎样,下面我们来看看。

​目前来看,降噪耳机推陈出新的速度,还是远不如传统的蓝牙耳机,口碑好的降噪耳机一般都在500以上了,头戴式降噪耳机,效果不错的,基本也在900元往上。国际品牌在降噪耳机的研发和推新上,似乎是比国内品牌要凶猛的多。近十年来,降噪领域最强的两个品牌,SONY和BOSE至今仍旧是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国内品牌仍无非常强势的降噪耳机出现。

但LINNER的出现,让我感觉SONY和BOSE的降噪产品迎来了强有力的对手。

前沿结束。下面拆箱:

LINNER NC80是一款贴耳式蓝牙主动降噪耳机,定位便携,非包耳式。包耳式的基本都是1500以上了。相比包耳式,便携的贴耳式更透气,不易闷热。

目前市场上这类型的降噪耳机并不多,我所知的只有JBL TUNE600BTNC(899元),LINNER NC80的售价是799元,促销日价格会再便宜些。

NC80的包装盒比较有意思,正反面都可以视作为“正面”,特性说明只在侧面。“不骄不噪”的产品口号挺有创意。

参数如上。耳机重量209g,对于头戴耳机来说,不论大头戴还是便携头戴,重量只要到了200g左右,都是很轻的级别了。NC80 ANC主动降噪量:约35dB. 颈挂式入耳蓝牙降噪耳机NC50降噪量级是28dB.由此可见头戴式的NC80降噪效果更好。

LINNER的产品形象——蝙蝠

封套摘除。里面如上图。

打开。左边是一行诗……,右边是说明书。

沉醉于欢乐的热闹,也喜欢专注的高效,却总有太多的噪音,让世界烦嚣。

我们无法遏制噪音的绑票,飞机总会起航,汽车总要奔跑。

linner聆耳,开创性主动降噪技术,为你屏蔽噪音干扰。聆听未来,我们“不骄,不噪”。

说明书透漏的最有趣的信息,一个是触摸操控,一个是降噪/监听/常规模式。

关于触控,NC80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双击右边耳罩,可暂停或播放音乐;音量调节不可使用触控调节,耳罩底部有相应的音量按键。

来电时双击右边耳罩,接听电话,要结束通话,再双击。不知拒接电话是怎么样的触控。也许不具备。

降噪有两个等级,中度和深度,此外还有非常实用的监听(环境音)功能,都可以通过左侧耳罩的标注有“NC”的按钮实现。只是我手头这个耳机,提示音并非中文,而是英文。也许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切换。具体可问下官方客服,比如京东。

最后,和索尼MDR-1000X/WH-1000XM2一样,LINNER NC80也有触摸耳罩实现“环境声”的功能。具体操作方式,是手指触碰右侧耳罩面板约1秒,此时,即便耳罩内放着很大音量的音乐,也会瞬间压低音量,同时,外界环境声会变得狠清晰,手指离开面板,“环境声”立即结束,音乐音量瞬间恢复,毫无延迟。紧急状况下与人沟通,这个功能确实很实用。

拍照的当天,天很阴,相机不太给力,实物的质感还是很好的。

官方照片更真实些。

内部所有物件

带一根耳机线,耳机线插头未镀金,两边都是3.5mm插头,细节几乎一模一样,无所谓用哪边插耳机了。

另一条线是充电用的,micro-usb插头。

接耳机线后,音质与无线模式差不多。区别不大。这一点和我所接触的很多蓝牙头戴耳机差不多,基本没有用耳机线,声音更好听,更饱满的……

所以,想HIFI的话,就选有线的HIFI耳机;而蓝牙耳机,音质最好的时候,通常还是蓝牙模式下。这是我的感悟。

贴耳式设计,耳垫还算比较软,接触耳朵稍微有点紧,但佩戴角度调试好,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耳机外形设计的很有点B&O的意思。如果打上B&O的logo,这价格估计得1500以上……。

国产头戴耳机,做工、外观,功能体验都能这么牛X,这是我没想到的,LINNER NC80和NC50一样,都有着令人吃惊的工艺设计。佩服。

转轴、伸缩轴都有类似索尼那种“静音接头”的意思,日常摆弄它,左右两侧连接部位不会有“异响”。这体现了LINNER强大的设计实力。此外,侧面的伸缩轴的拉伸时的阻尼感也相当好,精确、细腻、结实……像是深谙头戴耳机制造精髓的老厂做出来的效果。

头梁顶部类似某种织物,手感干燥。有细密的网眼。闻着有一股新买服装的味道……

左侧耳罩外部是LINNER,对应的右侧耳罩外壳印的是“蝙蝠”外形的linner logo。

这个外壳的金属部件,不论是看,还是手指检验,似乎都在告知我,它有着CD型的拉丝纹理,但即便对着台灯,仔细观察,你也难以看到它的“丝”在哪,这可能是我见识到的最强大的拉丝技术?

总之,在外形设计上,NC80是足够高级的。

小小的圆形耳垫。夏季佩戴温度超过30度,肯定还是会出汗的。只不过相比包耳式的,还算好些。毕竟耳朵背面一部分的皮肤被释放出来了,由此得以从闷热中“喘息”。

日常使用,左侧的这个按钮可是绝对主力。

有些不太爽的是,NC80跟索尼WH-1000XM2一样,按一下降噪按钮,你得等电子语音播报完相应功能后,才能体验到相应效果,有些不够“及时”。我个人的想法是指哪打哪,立即相应或许是更好的。

至于降噪效果,中度降噪、深度降噪,差别也较为明显,室内的人说话,或是风扇、电视、音箱的低频声,甚至部分中频端都能有效滤除(尤其是深度降噪),开启降噪,也无不适的闷感,音乐听感依旧不错,甚至音乐中的低频还有一定的加强,这也挺有意思的。对比以前听过的WH-1000XM2和MDR-1000X以及WH-H900N,粗略的对比,我觉得已经不太容易发现差距,基本感受是接近一个水准的。如果有条件专门凑齐这些产品,更细的体验和对比下,那就更好了。只是目前条件也不具备。

但综合各方面体验来说,作为便携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LINNER NC80还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

至于缺陷呢,可能会有压耳朵的问题。不过,我在调试了角度(耳罩尽量远离耳朵外延,向前方挪下)后,这个问题基本不太影响了。

NC80的降噪,我是很佩服,可惜我并不能很精确的表述那种感觉。只能说“非常好”。毕竟降噪深度不如它的颈挂式降噪耳机NC50都让我惊讶到了。

音质:参考便携头戴耳机AKG K450,两者接近一个水准。低频量感稍多,高频延伸也还可以,但不如索尼WH-H800细腻,中频听感不错,先对柔和,密度够大,乐感调节的算是很好了。在便携型头戴蓝牙耳机中属于较高级的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