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天主教摄影:走进20年前的中国教会(越看越感动)

这些是摄影师吕楠关于天主教的摄影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20年前的中国教会,走进父辈人们对信仰的坚持与虔诚……

照片无声地诉说着一切,无须你我多言……邀请您写下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那些故事


去教堂的老妇人 段玉新 82岁 山西 1996

段玉新,82岁,患精神病已超过60年。她犯病时的主要症状,就是不分昼夜在村子里乱走,并高声念经。在宗教被禁止的十年间(1966-1976),只有她一人能公开念经。因为她是疯子。在教难期间的无数个夜晚,许多教友都曾躺在床上随她一起默默念诵。今天,她被当作对教会有贡献的人受到教友们的爱戴。

—— 摄影作者



教堂 山东 这座教堂建于1889年,在教难期间,由于该教堂被学校用作礼堂,而没被拆毁。80年代宗教解禁后,政府把它还给教会。由于没钱修缮,教堂至今无法使用。


手捧圣经的老人和他的棺材陕西 中国1995

81岁的李湖,五年前为自己造了一口棺材。“棺材是装我臭肉身的小屋,”李湖说,“灵魂交给天主。”


信天主教的母亲和信佛教的儿子儿媳 西藏 1993


一个孩子的葬礼 云南 1993

死者是个4岁的藏族女孩,是得急病死的。她的村子在山里,

离最近的医院有两天半路程,所以得不到急诊


拿十字架的老妇人和羔羊 陕西 1992

《拿十字架的老妇和羔羊》拍摄于陕西一户农家,这户人家有一头小羊,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主人就会给小羊喂草。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小羊饿了,会用嘴拽拽主人的裤腿提醒她。吕楠看到小羊这么可爱,就想拍几张照片。

老妇人手里的十字架也有故事,老两口原来是教徒,在“文革”中,老伴把十字架用泥糊在墙壁里,连妻子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革”中已经不信任到何等程度了,连夫妻都互相不信任。

吕楠连续拍了两个卷,感觉都不如意,正准备放弃,就在这时候,小羊突然侧过头去亲吻了十字架:“两秒钟,最多三秒钟,你可以看到它真的在那儿亲十字架。我能做的就是让老妇人别动。”

神职人员、修女


走在传教路上的方济各会修士 陕西 1995


告解 陕西 1992


纪念耶穌诞生的神父和教友 陕西 1995


降福 云南 1993


弥撒 陕西 1992


为82岁老妇人领洗的神父和修女 云南 1993


为病人降福的主教 陕西 1994


蒙古族修女和她收养的被遗弃的女婴 内蒙古 1992


为病人送圣体的神父和教友 陕西 1992


为老妇人祈祷的神父和教友 陕西 1992


做面饼的修女 陕西 1995


教孩子们唱圣歌的修女 陕西 1992


修女的房间 内蒙古 1992

祈祷


饭前祈祷的老妇人 江苏 1993


朝圣的人们 陕西 1992


老夫妇的晚祷 山东 1993


露天弥撒中的朝圣者 陕西 1992


练习圣歌的少年 陕西 1995


渔民的主日 江苏 1993


在船上念经的老渔民 江苏 1993


主日中的教友 陕西 1992


主日中的藏族教友 云南 1993


主日中的苗族教友 云南 1993


在家里念经的三个女人 山东 1993

教友


拿圣像的藏族老人 云南 1993


抱圣像的男人 云南 1993


雕刻耶稣像的老教友 陕西 1995


临终的老妇人和教友们 陕西 1994


背圣像的少年 陕西 1992


坐在家里的老夫妇 山东 1993


父母和儿子 陕西 1992


亡者 陕西 中国1995


在墓前的两个苗族女人和孩子们 云南 1993


坐在家里的姐妹 山东 1993

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吕楠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和《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三部曲。评论家栗宪庭评论说:这三部作品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状况,象征了吕楠期望的人类伟大精神的复归。吕楠被誉为 “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中国最纯粹的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