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黃瓜黑星病導致瓜條流膠,脫落,可以用哪些藥劑防治?

黃瓜黑星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露地和溫室栽培的黃瓜均可染病,在溫室大棚中病害發生較重。該病除危害黃瓜外,還可危害南瓜、西葫蘆等作物。現將黃瓜黑星病的發病症狀及綜合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 發病症狀

黃瓜黑星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和果實的幼嫩部分,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

幼苗染病後,子葉產生黃白色近圓形的小斑點,病斑擴展後相互連接成不規則形的壞死斑,新葉枯萎,植株停止生長;

嫩莖染病後,先呈現水漬狀淺綠色的橢圓形或不規則的條斑,繼而病斑凹陷龜裂呈暗褐色,嚴重時病部腐爛,溼度大時病斑上長出灰黑色黴層,後期病斑呈星狀多邊形,病部組織脫落,周圍健部繼續生長,留下黑色邊緣的星狀孔;

葉柄和瓜蔓被害後,病斑呈菱形或長條形、大小不等、淺黃褐色,病部中間凹陷,縱裂較深,形成瘡痂斑;

瓜條染病後,開始產生近圓形暗綠色病斑,分泌乳白色膠粒,後逐漸變成琥珀色,乾硬後脫落,當病部中間呈瘡痂狀開裂並凹陷時,病斑停止擴展。感染黑星病的黃瓜瓜條彎曲,潮溼時病部產生黑色黴層。

2 發病條件

黃瓜黑星病病菌以菌絲體或絲塊隨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皮內越冬,還可以黏附在棚室牆壁縫隙或支架上越冬。播種帶菌種子,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土壤中病殘體上的病菌第 2年可產生分生孢子,侵染定植的瓜苗。田間植株發病後,如條件適宜,病部可產生大量分生孢子,並借氣流、雨水和農事操作傳播。溫溼度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很快萌發,從傷口、氣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分生孢子發育最適的條件為溫度 20~22℃、相對溼度 90%以上,且必須有水膜(滴)存在。一般日光溫室黃瓜發病較重,種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風不良、保護地大灌水、重茬、肥料少等地塊發病重。

3 防治措施

3.1 種子處理

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選用無病種子,播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催芽前應進行溫湯(或藥劑)浸種。先用 50℃溫水浸種 15min 或用 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浸種 20min,隨後用清水洗淨進行催芽;也可用2.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0mL加水150~200mL,混勻後加入5~10kg種子進行拌種,種子包衣後播種。

3.2 農業防治

發病嚴重地塊實行與非葫蘆科作物輪作2~3年;及時清除田間病株、落果、病葉和病花,帶到棚外集中銷燬或深埋處理,不可隨地亂扔;白天溫度控制在 28~30℃、夜間 15℃,保持相對溼度低於 90%;加強通風,降低棚內溼度,減少葉面結露,黃瓜定植至結瓜期控制澆水;定植前大棚內用硫磺燻蒸消毒,每100m3 空間用硫磺0.25kg、鋸末0.5kg,混勻後分幾堆點燃,燻蒸一夜,可殺死棚內殘留病菌。

3.3 藥劑防治

發病前每 667m2 可用 45%百菌清煙劑 300g 在夜間燻蒸 8h 左右進行預防。發病初期可選用 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40%氟硅唑70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1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 600 倍液、10%世高 1500 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2%農抗BO-10水劑200倍液、50%甲米多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70%代高樂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杜邦福星 800倍液、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剋星丹 500倍液噴霧防治,隔5~7d噴1次,連噴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