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以前接触的是显宗、净土宗,再学密宗是不是会变得杂修呢?



居士问:以前接触的是显宗、净土宗,再学密宗是不是会变得杂修呢?

夏坝仁波切:不对,因为我也是修净土的。我把藏文的《阿弥陀经》和南北朝时鸠摩罗什法师从印度梵文翻译成汉文的

《阿弥陀经》(大家比较公认的译本),还有唐朝时期玄奘法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名字虽不叫《阿弥陀经》,但内容是一样的,我把这三篇文章一个字一个字进行对照,玄奘法师翻译的比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稍长一点,藏文的译本的长短在这两者之间。

藏传佛教《阿弥陀经》和《佛说无量寿经》都要学,单修一个是不行的。要知道一个人,暂且不说他(她)长得漂亮与不漂亮,首先必须要四肢齐全,头、眼、鼻子、耳朵、四肢、五脏六腑都要齐全,否则就是一个残疾人,根本就谈不上好与不好,美与丑都谈不上,在齐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求美求完善求好。同样道理,佛法的大乘和小乘每个宗派的每一个经文,有些是头、有些是眼睛、有些是耳朵、有些是舌头、有些是鼻子、有些是手、有些是脚,只有完全具足了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佛法也是一样。

显宗不是汉地专有,藏地也有,但藏地既要修显宗又要修密宗,因为显宗是因乘,密宗是果乘,因此说“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念“阿弥陀佛”,应叫净土法门,而不应叫净土宗。藏地任何宗派都要修净土法门,藏传佛教的各宗派是历史上各种不同传承的延续,而不是从法的角度分的。在藏地,一个僧人要学18年的显宗法门,5年的密宗法门,才有资格获得格西学位。

藏地也念“阿弥陀佛”佛号,只不过比汉地的佛号长一些,而且有关阿弥陀佛的灌顶自生修法仪轨、他生修法仪轨、长寿修法仪轨、破瓦法修法仪轨等等修法非常多。“南无阿弥陀佛”藏地的读法是“南无阿弥达巴”,意思是顶礼甘露光佛,甘露是无漏的和无量的意思。要知道,显宗和密宗不是对立的宗派,而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在成佛的道路上所需的不同阶段的全备修法。所以一切经教都是不相违的,怎么会有冲突呢?你一旦发现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教法是度化一切众生成佛的不同阶段,就不会问有没有冲突的话了。如果是外道才会有冲突。想快速成就,你既不能忽视显宗,也不能忽视密宗。如果你没打好基础,直修无上密法,就象一个小孩让他背一百斤粮食一样,是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