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这样的请假方式才是万无一失,尤其注意第五条!

利用小长假和双休日,再请几天事假或年假,这样拼出一个长假,是职场年轻人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可这样任意的拼假,又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这些假能不批吗?一旦引发争议又该怎么办?

关于请假的6个问题,你不可以不知道!

1

职工请事假,单位能否不批准?

可以不批准。

劳动者除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各类公休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必须离开工作岗位的可请假事宜外,用人单位对假期的批复享有主动权,对于事假可以根据具体情形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当然,这种主动权必须要求用人单位自身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工请假流程和批复权限,避免制度不明确给自身造成损失。

2

事假是带薪假吗?

不是。

法律明确规定职工事假期间,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但很多用人单位反映,职工明明临时有事需要休事假,却要求休年休假,是否应当批准?

年休假虽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年休假实现的前提和依据依然是“单位安排”,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职工所在岗位等情况,完善年休假申请审批程序。

3

事假超过20天还能享受年休假吗?

不能。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将不再享有当年的年休假。如当年的年休假已经享受的,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职工不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这也就要求用人单位对于职工请事假时,及时做好书面记录,并交由职工签字确认,避免争议的发生。

另外,《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对年休假还规定了另几种除外情形: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累计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两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二十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四个月以上的。

4

请假一天扣三天工资合法吗?

不合法。

因劳动者自身原因未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可扣发当天工资,扣发标准可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按照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来折算扣除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还存在全勤奖、年终奖等补充工资,可以根据其规章制度的规定及对应的天数进行扣除。

5

口头请假有效吗?

有效但应慎重。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规章制度对请假作出相应规定,尽量避免口头请假,而采用书面形式。

如确因急事或突发疾病需要口头请假的,应尽早通知劳动者补办书面请假手续,并将之留存,避免发生争议陷入被动局面。

6

除事假、病假外,其他因特定事由而产生的婚假、产假、陪产假、丧假单位应如何批准?

婚假、产假、陪产假和丧假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应予维护。

婚假具体天数为3天。

产假规定如下:

◥ 女职工生育享受 98 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 15 天;

◥ 生育时遇有难产的,增加 30 天产假;

◥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 1 个婴儿,增加 15 天产假;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陪产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

丧假为劳动者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可以享受丧假,假期一般为1-3天,另根据路途远近给路程假。

以上虽均为特定事由而产生的假期,用人单位均必须批准,但并非全无商量余地,如就婚假、陪产假何时休的问题可与劳动者进行协商,但最关键的仍是用人单位应对此作出相应制度加以规范,严格管理,避免争议发生。

收着以便随时查看哦!

2018年全国最新婚假、产假、陪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