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打造“恰到好处”的职场敏感度


初入职场,相信大多数新鲜人都花了不少时间和心力,抛弃伤春悲秋的情绪化惯性模式,树立get things done的科学职场发展观。甚至在现有岗位上已经品尝到了这份职业化带来的兴奋和收获。

不过随着职场“战车”继续驶航,我们需要将丢进角落的“敏感”再度找出来,重新披挂上阵,化腐朽为神奇,迭代出更为高级优雅的职场征服利器。

我们这里说的敏感度,可不是“林妹妹式”未经修饰的低段位矫情肆虐法,而是融入了理性价值观,有觉知有权衡的“重点矛盾重点击破,非重点矛盾全然过滤”的职场洞察力。

举个小栗子,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率性洒脱和直来直去在生活中会带来很多轻松和意外的惊喜,但在职场中,轻易无视既成规则和利益相关方的微妙关系,get不到某种小圈子里的暗语和分寸感,仅靠“一招鲜”和“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气使然,估计几个皇阿玛也来不及营救她。

西汉丞相丙吉,有一次微服私访,到了一个镇子,看到路边有人打架,他无动于衷,快步走过。却在一头病牛年前坐下来端详很久。

有人不解其意,问他其中的道理。丞相悠悠地说:路人打架自有地方官去主持公道,但牛病了,可能意味着天象变更,影响农收,我自然要多了解一下。这种见微知著,明辨轻重的判断就是我们倡导的高级“敏感度”。

那么,如何打造恰到好处的职场敏感度?

1 高级敏感度从何而来

不排除有些人天生会在某一方面具有超人的品味和敏感度,比如:味觉、嗅觉,但更多的敏感度还是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和熏陶。

从小生活辗转,家庭成员多,环境复杂的孩子自小就培养起察言观色的眼力见儿,对人际关系异常敏感。

自幼生活在优渥环境中的人,对文艺时尚和奢华精致就会如数家珍。第一次见面的人就会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对方的穿着扮相,品头论足。

但如果可爱的你幸运地逃过了上述两种,彻头彻尾的奋斗青年,那还有一种敏感方法的习得之路-就是来自“反思和总结”:


智慧=体验×敏感度

没有觉知的体验再多,就像行万里路的邮差,无法沉淀出收获和成长。

犯错没什么大不了,但从错误中汲取灵感,尤其是那些有一点点心灵上的疼痛,会帮助我们建立起在某一方面的敏感性。

比如:你花了多久学会不去触碰滚烫的开水壶?

答案是:不到一秒,而且永远警惕威胁的存在。

2 “恰到好处的敏感养成记”

【1】注意力在哪里,敏感就在哪里

曾经有一个测试,让受试者去数竞赛一方进球的数目,结果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中途有人披着大猩猩的道具出场搅局,大多数人都没有察觉。

所以,敏感和灵感类似,需要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思想,启动理性思考系统,深入思考揣测才会逐步建立起敏感意识。所谓天才的一万小时打造过程,为的也是培养起练习者的技能敏感度和肌肉记忆,从而获得超出常人的水准。

有人说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就是网民“注意力”经济的争夺,可见这种资源是非常宝贵且稀缺的。保持某一点的专注和聚焦,自然会在过程中开发出独到的敏感度。

【2】主动植入敏感疫苗

前段日子,潜心研究了一段九型人格,见到一个人就会在心里默默帮他匹配,然后确认更正,慢慢形成正反馈,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操作性。

相信类似的经历你也一定经历过,当你真正掌握了一门技术,你无时不刻不在使用它。

就像前期注射了一针某领域的敏感疫苗,目标信息一旦出现,就会产生自动回路,获取掌控感。此外,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尚有大量的能力未被发掘出来,主动去激活潜能,与现有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让大片大片的底层记忆被唤醒。

主动学习并增加阅历,刻意观察周遭生活,增强大脑与外部信息的链接:阴晴圆缺,身边人的变化,经常光顾的餐厅是否新换了大厨…这些观察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还可以提升我们对美学和“敏感度”的敏感度。

【3】琢磨事,而不是琢磨人

我刚刚主持团队工作的时候,向boss请教做工作避免得罪人的心法。boss讲了几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首先,真正想做事的人,总免不了得罪人。

其次,以做事为导向,同时保持沟通,顺势而为,不要意气用事。

第三,你的风格会慢慢被接受,比起被人喜欢,你更需要被人尊重。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伊利诺·罗斯福曾经说过:

伟大的头脑,讨论想法;

中等的头脑,讨论事件;

弱小的头脑,讨论人。

将升迁作为目标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在意人事评价和上司的看法。这不仅无法提升自己的价值,也不会为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只会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遇到新领导更替,还要浪费精力重新开始摸索新任的偏好和行为模式。

而富有高级敏感性的成长型人才,无论在哪个部门工作,上司是谁,铁打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事情搞定,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更好的发展。

我们不倡导伤害自尊,自怨自艾的神经过敏,这容易让人无法放松自信地投入到五彩斑斓世界的探索享乐中。

但我们祝福你拥有洞察而不多疑的高级敏感力,有的放矢,只在重要的部分全心投入,见微知著,拥有优于凡夫俗子的独到体会和心灵共振。而在理不清的人事关系中全身而退,独享悠闲自得。

随时随地保持对自己的控制:对身体,对注意力,对心态…

对消耗和纠缠铜墙铁壁,对丰富和美好积极拥抱,奔跑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