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南陽,不斷髮展的城市,留下這些珍貴的回憶……

時光時光!慢些吧.....

轉眼間又是一年

歲月總是不饒人

沒錯,我們都已經在老去的路上了

會不會時常懷念小時候?

兒時最真的記憶是哪些?

時光似流水,推著每一個人向前走

而南陽也在時間的裹挾下向前邁進著

高樓大廈一座高過一座

每一天的南陽都是全新的

我們生活在南陽,對南陽卻熟悉又陌生

快速的發展給南陽帶來了很多

卻也失去了很多...

曾經南陽大街上那些習以為常的畫面

熟悉的地方,記憶的標誌

如今到哪裡找尋?

這些地標,永遠在我們深深的記憶裡

老體育場

老體育場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多少人在這裡學會了乒乓球、籃球、溜冰......

每逢春節、六一期間,套圈兒、打氣球、馬戲、碰碰車、迷宮等遊樂設施皆聚於此,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老汽車東站

1994 退出歷史舞臺的老汽車東站,曾經留下了眾多人的美好回憶。

英國太古公司在南陽開設分公司

民國元年(1911年),英國太古公司在南陽開設分公司,接著,美孚、德士古、亞細亞等外國商行都在南陽建立了銷售網。這就是當年英國太古公司經營美孚石油和進口白糖,南陽人都叫他白糖公司。此處也是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學家楊廷寶的故居。歷盡滄桑牆壁上隱約還有躍進時期的標語。

新華商城

這個地方 著名的新華商城,07年給拆了,聽說一進去就轉向的地方

火車站

南陽火車站從1970年興建到1992年擴建,他一步步成為貫通南北交通的咽喉和樞紐。南陽火車站承載了南陽太多的歷史,見證了南陽的巨大變遷。

南陽漢畫館

創建於1935年10月10日。南陽漢畫像石,是漢代藝術的寶庫。館中主要有東漢大型圓雕——“天祿、辟邪”和東漢建寧三年 (170)“許阿瞿墓誌畫像石”。是中國建館歷史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

武侯祠

南陽市西南臥龍崗上的武侯祠,始建於唐宋、元大德年間重修。

寨門外漫水橋

大寨門外漫水橋

老攝影師高延峰鏡頭裡的南陽記憶攝於1985年

琉璃閣

琉璃閣下的帆船攝於1964年

老新華路

改造前的新華東路(攝於1983年)

老白河橋

白河橋,那時候描述橋都用一句話“一橋飛架,XX變通途”

南陽人民公園

南陽人民公園,當年坐過這個飛機的有誰?

飛機場

飛機場,看完假飛機,來一排真飛機,南陽有機場真心方便,可惜沒當年空姐照

民權街

摸著老牆訴說著歷史的聲音

老地圖

1948年的南陽地圖。那個時候南陽城叫梅花寨。

天橋前身

新華路與人民路交匯處(今天橋)

南陽賓館

南陽賓館(原名:白河賓館)是南陽市四星級旅遊涉外飯店。始建於1960年。

大轉盤

南陽市中州路與工業路交叉口 大轉盤(當年的出租車都是黃色的麵包車)

南陽老城門

若說城門,一些熟知歷史的老南陽人,還會說起經武門。1938年,為躲避日寇飛機轟炸時出逃方便,國民政府南陽專員朱玖瑩下令在察院街(今民主街)西端新闢一城門,即經武門。

如今所有的城門都已煙消雲散,我們唯有從老街巷中尋找些許記憶,想象著古城門曾經的舊容,儘管,圖影如此模糊且遙遠……

萬興東

南陽倖存的百年老字號

五層樓

八十年代的南陽市中州路人民路交叉口的五層樓是南陽商業建築的標誌

亞細亞

亞細亞還記得嗎?記得亞細亞開業當天,整個中州路都堵了,人擠人。當時的亞細亞有南陽第一部自動電梯,大家都特別新奇,爭相一睹為快。都沒少逗電梯旁的女禮儀吧!

白鴿麵包房

那個時候位於人民路的白鴿麵包房,人潮湧動的搶月餅的場面,在當時那個年代三色鴿還沒有面包和牛奶,產品也比較單一,但是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對於過節必備的白糖、點心、月餅還是十分暢銷的!

解放路北頭人民會場,棗林東邊靶場,槍斃人的地方,小編沒有圖片!

那些獨有的手藝,也漸漸消失著

吹糖人

吹糖藝人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會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現在糖人藝人少了很多,或許是孩子們喜歡上了更“高級”的零食吧。

崩爆米花

爆炒米花的人,印象中總歸是個老頭,只要老頭一開始生爐子,小孩就開始騷動興奮起來。這場景,無論誰看著都覺得溫馨、快活、祥和。

彈棉花

上了年紀的人都會對"彈棉花"有著清晰的記憶。隨著一聲聲弦響,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

現在家裡的被褥都在商場買了,可是我還是喜歡絮滿棉花那種厚實的被褥所帶來的安全感。

磨剪刀

寂靜的午後,手藝人"鏘剪子磨菜刀…"的長吆喝似乎總出現在午睡的夢裡。老人的砂輪一圈圈轉動,讓刀剪鋒芒畢現,不知會在誰家案頭,切磋出一頓頓美味佳餚。

現在誰還拿去會修呢?不好使了就再買一把。

老式理髮師

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那個時候剪頭髮真的就只是剪頭髮,現在這一類的老式理髮已經很少見了。現在的理髮師除了忽悠你辦會員卡,有多少是認真給你剪頭髮的呢?

修鞋匠

路邊的修鞋鋪,和繁華的現代都市,和快速的機械化時代如此不同,它們的存在是一個城市的懷舊,也是上一個時代價值觀的迴響。

補鍋

以前誰家的鐵鍋燒穿了,又不捨得丟的話,就拿出來給師傅補一補。很多人家的鍋都是補了再補,一用就是好幾年。

正在消失的童年

坐單車

出行時,一家人都坐在一輛28大槓單車上,前面坐倆,後面帶小孩子。現在的小孩子都是坐在車裡,早已沒有了那時候的感覺...

聽磁帶

在數碼產品壟斷音像領域的今天,很難再看到有人放磁帶聽歌了。不過,對於成長於八十年代的青年來說,這些是他與那個年代割捨不斷的牽繫。

罩麻雀

不止一次等睡著過...

玩泥巴

那時候玩泥巴最常唸的一句歌謠就是: (小編忘了,請網友補充) 現在的小孩一塊橡皮泥就能玩瘋了。也不知該替他們感到高興還是難過。

跳格子

住集體宿舍

上了初中、高中、大學,宿舍都是破舊而擁擠的,但是大家感情特別好。

南陽在不斷髮展

南陽也在不斷消失

很多熟悉的東西不見了

很多新奇的東西冒出來了

南陽,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南陽,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在你的記憶中

南陽還有哪些地方你一直念念不忘

南陽還有哪些記憶你一直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