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再见了都市!明日我将要去寺庙工作


//

最美寺庙01



在东北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有这样一座神奇的寺庙

它今年998岁,最早是皇帝拜佛的地方,占地6万平方米

大殿是辽代木构,庙里有七尊彩绘泥塑佛像群

每尊有9.5米高,近千年历史竟依然保存完好,世界罕见

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奉国寺

“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

当年王家卫拍电影《一代宗师》

几场重要的武戏、文戏,也都在这取景

这就是位于辽宁义县的奉国寺



奉国寺最早是皇家寺庙。

辽朝萧太后萧绰的故里在义县,

萧绰的儿子辽圣宗,

把自己比作释迦牟尼。

辽圣宗为了纪念过世的母后,

和辽朝到他为止的六位皇帝,

就建了这座皇家寺庙,

及这绝世的七尊佛像。



这是奉国寺,占地面积有6万平方米,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再有两年,就是一座千年古寺。当地人觉得寺院比较大、佛比较大,也把奉国寺俗称为“大佛寺”。

奉国寺供奉“过去七佛”,是现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彩绘佛像群,因此吸引了很多高僧前来,80岁高龄的星云大师就曾三次朝拜。



《一代宗师》里,有一组长达一分半的长镜头:明明灭灭的油灯下,有一个古老的佛堂。这就是在奉国寺的大殿拍摄的。另外,电影中风雪场面的武戏、章子怡饰演的宫二思想转变的文戏等,都在奉国寺取景。导演王家卫曾经称赞,奉国寺是一座“伟大的寺院”。

拍片间隙,章子怡还曾经找到寺庙的工作人员,了解奉国寺的故事,听完很受感动。章子怡对那位工作人员说的一声谢谢,让他难忘。



小 / 西/ 天

最美寺庙02


山西小西天

最出尘 · 浓缩西方极乐的中原梦


黄土高坡的小西天没有雷音寺,只有依山叠建的上下两院。每座精巧的小寺错落有致地与山体融为一体。半山疑无路,山巅别有天。



上院三面都是陡峭的黄土山崖,俯瞰起来就像慈航在黄河上一叶小舟,远看像悬浮半空的天宫神殿。《西游记》里天竺西天那种飘飘然的意境油然而生。



小西天是这片寸草不生的黄土上的一个生机,除了让每天看着飞舞黄沙的人们精神生活丰富一点以外,小西天还能够为这片贫瘠的土地送子。上院的观音庙是求嗣的福地,大家都喜欢到这里偷小鞋和送小鞋。



最初生育有困难的夫妇在观音庙求到孩子以后,会用毛线做一双红色、绿色的小鞋放在神台上答谢观音。


雪 / 窦/ 寺

最美寺庙03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000多年前,李白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赞美溪口。人们常说,有水的城市总是灵动而充满生气,而宁波奉化的溪口更有着耐人追寻的韵味。一条剡溪,自西向东流经全镇,在镇东有武岭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由此而名。弥勒圣地、雪窦山景和蒋氏故里,所有的景色和故事,随着千年的流水,悠然流淌


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秀甲四明”的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窦山山心,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雪窦山山心,雪窦寺肇创于晋朝,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雪窦寺还是弥勒佛道场,内有雪窦山弥勒大佛。



晋时建于千丈岩瀑布口,称瀑布院。唐会昌元年移建今址。景福元年扩建,建筑规模宏大,佛殿斋堂,经阁钟楼,禅房藏室 ,丹数百楹,计6000多平方米,藏经阁藏经万卷。

雪窦资圣禅寺,九峰环抱,瀑布齐鸣,景色秀丽,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誉,在佛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清末民初,丁福葆著佛学大辞典曰:近有人主张加奉化雪窦山为五大名山。

1987年中国佛协赵朴初会长视察雪窦寺曾寄语:“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殿内建筑应有别于他寺,独建弥勒殿,”并称雪窦为五大名山。如今该寺已建弥勒殿。僧人早殿,绕念弥勒尊佛圣号,故称为弥勒道场。



雪窦寺规模宏大,梵宫深邃,占地面积为85847.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9873.4平方米。依中轴线自外而进,依次为山门、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乳峰泉、法堂,依山而筑,层层递高。

殿正中,供布袋和尚像,高五米,端坐于青田石雕九龙图案之须弥座上。坦腹屈膝,笑容可掬。殿壁两侧彩塑姿态各异之千尊弥勒小像,以中国五大名山为背景,别开生面,令观者耳目一新。


永 / 福/ 寺

最美寺庙04


永福寺不像其他寺庙死板地沿中轴线铺开,而是依山而建,深隐在清幽的山林中,青山翠林里只露出一片黄墙或是探出一角飞檐,充满灵性。



这里脱下了北方的红墙黄瓦,穿上了南方的黄墙灰瓦。除了礼佛上香的几座大殿略显气派以外,错落墨绿的树海中的其它楼台都十分素雅。堂内的修饰同样简约文雅,里面是这里的修行者作画写字、品茶悟佛的地方,即便是花纹繁杂的地毯也同样让人安宁。



而且永福寺还带着江南园林的风韵,楼台与楼台间穿插着长廊亭阁,将山中的风景定格成一幅幅山水画,尽收寺中。寺里还有一个茶园。僧人闲时都会自己摘茶炒茶,再用寺里两道飞瀑的泉水冲泡清茶。



这座千年古剎的修禅不只是诵经念佛,除了每日讲佛修行,琴棋书画以及茶艺,都是永福寺的必修课。每一位在这里学佛修行的僧人或者善信都练得一曲好琴、写得一手好字、泡得一壶好茶。



从踏入墨绿的山道开始就是修行。空灵的钟声只是引路,鸟鸣才是真正把禅意传入心里。走完整条山道登上了永福寺好比登上了天竺梵天,内心的佛性顿觉,没人会记起凡世的纷扰,只想永远留在这里和僧人对坐喝茶,或者写诗作画记下这一山一水。



在永福寺可以远眺到西湖,俯瞰杭州城。神奇的是无论在杭州的哪个角落都望不见藏在山中的永福寺。来这里的信众更多不是为了烧香祈福,而是让身心暂时城市的烦嚣,找回在自然山水中的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