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会计分录:个人所得税“速算”方法,附实操案例

会计教练是国内百万粉丝关注的会计平台,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会计政策、实操、考证相关信息,请咨询会计教练老师:bbkk102,随时为你提供最新行业资讯!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法定扣除额

扣除标准35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案例分享: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员工小刘,月工资5650元,个人交社保262.5元,公积金400元.算算他税前工资5650元和税后工资5650元,或企业承担40元,或企业承担50%,各要交多少个税?

应纳税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元=1487.5元

税前工资时,个税=1487.5元*3%=44.63元

借:管理费用-工资 565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5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50

贷:其他应付款 --社保 262.5

---公积金 4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44.63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xxxx

借:管理费用-工资 6546.25

其他应收款-代交社保和公积金 662.5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05.37

-社保 758.75

-公积金 8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44.63

注,社保公司部分496.25元,公积金400元

税后工资交个税的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公式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率级距对应的税率,用“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

小刘应纳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元=1487.5元

对应不含税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我们要将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含税收入

应纳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1-10%)

=1487.5÷0.9

=1652.77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652.77*10%-105=60.28

税后工资交个税的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公式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率级距对应的税率,用“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

小刘应纳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元=1487.5元

对应不含税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我们要将不含税收入换算成含税收入

应纳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1-10%)

=1487.5÷0.9

=1652.77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652.77*10%-105=60.28

如果是企业代员工交个税的,计提工资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工资 6606.53

其他应收款-代交社保和公积金 662.5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650

-社保 758.75

-公积金 8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60.28

注,社保公司部分496.25元,公积金400元

企业承担部分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

=雇员取得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扣除费用

企业承担40元

小刘应纳税所得额

=5650-262.5-400+40-3500=1527.5元

企业承担定率税款的

应纳税所得额

=(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小刘应纳税所得额

=(5650-262.5-400-3500-105*50%) ÷(1-10%*50%)

=1435 ÷0.95

=1510.52元

应交个税金额= 1510.52元*10%-105=46.05

个人和公司各交23.0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