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帝王遗孙一生浸读书画,无师自通,成为一代书画大家——溥心畬

“书画名家赏鉴”诚请您的添加关注,感谢您的支持转发!!!恭祝您 吉顺、安康!!!

傅儒(1896-1963)字心畲,号西山逸士,义皇上人。为清宣宗曾孙,原姓爱新觉罗,后以 名为姓[1]。河北宛平(今 北京市)人。自幼饱学,于经史子集,无所不窥。三十岁后 潜心习画,穷研家藏书画名迹。

谢稚柳

评价溥心畬是继王维、苏东坡、文征明、郑板桥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者。近代画家中,溥心畬的诗文造诣,为其他画家所不可企及。画作所书,多自拟诗词、记游感怀。其书写笔势流畅,气韵连贯。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的书坛上亦占有一席之地。溥心畲题画时所用书体亦随画面而不同,在带有写意的画作之上大多用行草书,在比较工整的画中则采用楷书,以取得统一的效果。

溥心畲之父载滢为奕訢次子。溥心畲的长兄过继给了伯父载澄,袭了王爵;排行老二的溥心畲与三弟溥德奉母定居北京。溥心畲出生满5个月蒙赐头品顶戴,4岁习书法,5岁拜见慈禧太后,从容廷对,获夸“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6岁受教,9岁能诗,12岁能文,被誉为皇清神童。

溥心畲幼年除於恭王府习文,亦在大内接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美学”培育。辛亥革命後,隐居北京西山戒台寺十馀年,再迁居颐和园,专事绘画。1924年迁回恭王府的萃锦园居住,涉足于社会之中,开始与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往来。两年后,他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了首次书画展览,因作品丰富、题材广泛而声名大噪,获评“出手惊人,俨然马夏”。1928年应聘赴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执教,返国後於北平国立艺专沐雨春风,其後又与夫人罗清媛合办画展,再度名震丹青,被公推为“北宗山水第一人”。

1924年冬宣统出宫后,溥心畲遂与溥雪斋(号松雪),溥毅斋(号松邻),关松房(号松房),惠孝同(号松溪)等创立了近代著名国画团体松风画会,自号“松巢”[2]。松风画会是京津画派的主要成员,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1949年10月18日,新中国成立不久,溥心畲渡海赴台,并於台湾师范大学执教,为贴补家用,亦曾在自宅开班授徒、至亚洲各国讲学,并以愧对前清先祖为由,拒绝了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拜师习艺邀约。

1959年,台湾历史博物馆特地为他举办个展,展出作品多达三百八十幅。1963年11月溥心畲患鼻咽癌在台北病故,年仅68岁,葬于阳明山。

除了台北,吉林省博物馆也拥有不少溥心畲的传世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传世墨迹“平复帖”及唐代韩干“照夜白”,据传都曾是溥心畲的旧藏。

溥心畲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历代 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