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致死率前三的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這樣做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

胸外科手術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是的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王總

在商界摸爬滾打好多年

圈裡公認的不差錢

40多歲正值壯年

最後一次吃飯時

酒桌上還在激情澎湃的

談著他新開發的一個景區的項目

然而不久之後噩耗傳來

腦溢血住院了

雖然做了幾次開顱手術

很幸運的保住了命

但現在也只是處於保命的狀態

連最近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這件事在我們的朋友圈裡

引發了很大的震動

因為大家對他再熟悉不過了

平時人很隨和愛說愛笑的

而且特別風趣幽默

給人感覺很健康

這麼年輕怎麼就腦溢血

人生的軌跡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硬生生的改變了

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

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

幾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如何通過合理的膳食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原發性高血壓

一,高血壓的診斷

診斷 當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

二,高血壓與膳食營養因素的關係

1)鈉:

鹽攝入過多可引起血壓升高,攝入量每降低100mmol/日,高血壓者可下降5.8mmHg/2.5mmHg,正常者下降2.3mmHg/1.4mmHg。50歲及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對鹽較敏感。

高鹽飲食對健康的危害

2)肥胖:

體重增加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40歲增重的。

肥胖

3)酒精:飲酒過量與血壓升高關係密切。

4)鉀:鉀低是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

5)鈣:鈣低可促鈉對血壓的升高作用。

6)鎂:鎂與血壓呈負相關。

7)脂類:攝入過多—肥胖—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血壓高

8)膳食纖維:可減少脂肪的吸收,減輕體重,輔助降壓。

三,高血壓的膳食營養防治

減體重:減輕10%為目標。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少吃、慢吃、不吃零食。

控制鹽的攝入:全天攝入量不超6g。

減少脂肪攝入量:全天20g

增加鉀、鈣攝入:每日牛奶250ml。

多吃蔬菜水果:每日不少於500g蔬菜和200g水果。

限制飲酒:飲酒可干擾降壓藥療效,增加猝死危險。

增加活動:適量、適時運動

運動與飲食

高血脂症

診斷

高血脂症的診斷,主要根據血漿(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進行診斷如下表。

膳食營養因素對血脂代謝的影響

1.脂肪:

飽和脂肪酸可升高血降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單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同時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

多不飽和脂肪酸(n-6、n-3、EPA、DHA),可降低密度脂蛋白。

反式脂肪酸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2.碳水化合物:

過量可轉化成飽和脂肪酸,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膳食纖維:

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可溶性比不可溶作用更佳。

維生素:

VC、VE促膽固醇降解,↑脂蛋白酶活性,保護、修復血管內皮。

微量元素:

鎂:降膽固醇;擴張血管、↑動脈血流量;保護心血管。

鈣:缺乏可引起血脂、膽固醇↑。

鋅:缺乏可引起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脂代謝異常。

鉻:缺乏可使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膳食營養防治

一級控制方案:

脂肪總量<30%,飽和脂肪酸<8-10%,多不飽和脂肪酸<7-10%,單不飽和脂肪酸<10-15%,膽固醇<300mg/日。 碳水化合物佔50-60%, 蛋白質佔10-20%, 保持理想體重。

二級控制方案:

脂肪總量<30%,飽和脂肪酸<7%,多不飽和脂肪酸<7-10%,單不飽和脂肪酸<10-15%,膽固醇<200mg/日。 碳水化合物佔50-60% 蛋白質佔10-20% 控制體重。

飲食管理

防治肥胖,控制體重30kcal/kg/d,加強運動。減少鈉鹽。減少脂肪攝入。複合型碳水化合物,限制甜食、含糖飲料。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每日不少於30g戒酒

冠心病

危險因素

高血壓、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超重和肥胖、糖尿病、吸菸。

膳食營養因素與冠心病的關係:

脂肪:攝入過多可致血管內皮損傷、組織氧化、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等。飽和及反式脂肪酸可影響脂代謝。碳水化合物物:過多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癥。膳食纖維:有調血脂、降膽固醇、降低密度脂蛋白。低聚糖:促有益菌群、調節血脂和脂蛋白、促微量元素吸收。 蛋白質:大豆蛋白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抗氧化營養成分:VE、VB6、VB12、硒、葉酸,有益維護心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營養與防治

一級預防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冠心病,應儘量做到:合理膳食;防止超重和肥胖,控制和治療高血壓,高脂蛋白血癥及糖尿病;生活規律化,避免精神緊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二級預防

確診冠心病後,應當儘量做到: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激動,戒菸酒,適當的體力活動;合理飲食,防止超重和肥胖,合理用藥,做好監測。

冠心病的膳食營養防治

1),禁菸、酒

2)、能量攝入要達到並維持理想體重或事宜體重,防止超重和肥胖

3)減少脂肪的攝入,脂肪佔總能量的25%以下,能限制飽和脂肪酸,適當增加但不飽和脂肪酸,每日膽固醇攝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少食烹調油、肥肉是減少脂肪攝入量的主要措施。

4)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50%160%。主食除米、面外,鼓勵多吃各類雜糧,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攝入。

5)蛋白質,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約佔總能量的15%。適當增加使用大豆極其製品的頻率。

6)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每日攝入量25·30g為宜。

7)少吃多餐,細嚼慢嚥,防止加重心臟負擔。

8)防止情緒波動。

心梗的膳食營養護理

急性期:應完全臥床休息,流食、少量多餐,每日攝入總能量控制在800kcal/d左右,避免脹氣或刺激性食物。 穩定期:半流食、少量多餐,每日攝入總能量控制在1200kcal/d,注意保持搭邊暢通,逐漸過渡到軟食。 恢復期:應防止復發,其膳食原則同冠心病。

腦卒中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以突然暈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或僅以口歪、半身不遂為臨床主症的疾病,因發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與風之善行數變特點相似,故名中風、卒中。

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與出血性腦血管病兩大類。缺血性腦血管病是指由於某種原因使血管堵塞,血流不足或中斷,使血管支配的腦組織缺血或壞死。出血性腦血管病病是指腦血管破裂,血流入腦組織形成血腫,稱為腦出血。若血液流入大腦表面則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

卒中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三大殺手之,它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以及嚴格的治療時間窗,昂貴的醫療費用和社會負擔,受到人們極大關注,使得預防該病的發生變得尤為重要.

危險因素:

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吸菸、飲酒。

腦卒中發生時表現:

當懷疑腦卒中時你可以按照眼、口、手、腳的順序觀察自己是否發生了卒中:

(1)症狀突然發生。

(2)一側或雙眼視力喪失或模糊。

(3)雙眼向一側凝視。

(4)視物旋轉或平衡障礙。

(5)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6)說話不清或理解語言困難。

(7)一側肢體(伴或不伴面部)無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8)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

(9)上述症狀伴意識障礙或抽搐。

營養防治:

重視一級預防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邁開腿,管住嘴

運動健身

以上是幾種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

這幾類疾病重在預防

因為一旦患病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想要遠離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困擾

要及早合理的規範自己的生活習慣

均衡的膳食,適當運動

及早戒除不良嗜好

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

更努力 為健康

我是性感的營養師

你追求健康生活道路上的好朋友

關注我,我會持續的和你一起分享和健康有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