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植物——水楊梅

水楊梅又名細葉水團花、水楊柳,是一種茜草科水團屬中的小灌木。水楊梅的花朵顏色鮮豔多變,有紅、白、黃多種顏色,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除此以外這種植物也可入藥,藥用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可用於多種疾病的冶療。

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地上部分。

【性味】

味苦、澀,性涼。

【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

清利溼熱,解毒消腫。

【相關配伍】

1、治疳積:(水楊梅)花果序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牙根腫:(水楊梅)花葉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3、治皮膚溼疹:水楊梅全草、三角泡、螞蚱勒、苦地膽各適量。水煎洗患處。《廣西中草藥》

4、治外傷出血:鮮水楊梅葉或花,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陰道滴蟲:水楊梅花果序製成20%流浸膏塗陰道。或用水楊梅浸膏片3g塞於陰道內。《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收莖葉,鮮用或曬乾。8-11月果實未成熟時採摘花果序,揀除雜質,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落葉小灌木,高1-3米;小枝延長,具赤褐色微毛,後無毛;頂芽不明顯,被開展的托葉包裹。葉對生,近無柄,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全緣,長2.5-4釐米,寬8-12毫米,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側脈5-7對,被稀疏或稠密短柔毛;托葉小,早落。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4-5毫米,單生,頂生或兼有腋生,總花梗略被柔毛;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棒形;花萼管疏被短柔毛,萼裂片匙形或匙狀棒形;花冠管長2-3毫米,5裂,花冠裂片三角狀,紫紅色。果序直徑8-12毫米;小蒴果長卵狀楔形,長3毫米。花、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疏林中或曠野。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有細縱皺紋及灰黃色類圓形皮孔。質硬,不宜折斷,斷面皮部呈片狀,木部呈纖維狀,黃白色。氣微,味微苦。果序由眾多小蒴果密集成頭狀,呈圓球形,直徑3-10mm,棕黃色,粗糙觸手,搓揉後小蒴果很易脫落。露出果序軸。小蒴果倒圓錐形,長3-4mm,淡黃色,先端有5裂的宿萼,內有4-8枚種子。種子棕色,外被毛,長橢圓形,兩端並有狹窄的薄翅。氣微,味略苦澀。

【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癰腫潰瘍,無名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和皮膚溼疹等。

【附方】

1.治老年頭暈:水楊梅二兩,燉豬肉,肉湯煮綠殼鴨蛋吃。

2.治頭暈疼痛:水楊梅一兩,仙桃草一兩。研末,肉湯或油湯送下,每服五錢。

3.治虛弱,精神不振,骨蒸自汗:水楊梅三錢,地骨皮三錢,臭牡丹根三錢,子雞一隻蒸服。

4.治虛弱咳嗽:水楊梅、黃精、竹葉黃、夜寒蘇、白胭脂花根、川牛膝、姜各三錢。煎水服。

5.治腎虧體弱陽痿:水楊梅二兩,五穀根四兩,枸杞二兩,肉桂五錢,黃精五錢,豬腎五個。用文火煮約二小時,分三日服完。

6. 治菌痢,腸炎:水楊梅全草一兩,水煎,當茶飲。水楊梅花果序五錢,水煎(或滾開水沖泡一刻鐘,去渣),每天服三次。7、治婦女小腹痛:水楊梅三至五錢,水煎服。

8.治月經不調:水楊梅、血當歸各四錢,龍芽草、對月蓮、澤蘭各三錢,月季花七朵。酒一斤泡服,早、晚各服五錢。

9.治疔瘡:水楊梅搗絨外敷。

10.治風火牙痛:水楊梅二兩,水煎,日含漱數次。水楊梅葉適量,食鹽少許,共搗爛,塞蟲牙孔內。

11.治皮膚溼疹:水楊梅全草、三角泡、螞蚱勒、苦地膽各適量,水煎洗患處。

12.治外傷出血:鮮水楊梅葉或花,搗爛外敷。

13.治小兒驚風:水楊梅根,煎水服。

14.水楊梅根20克煎水,新鮮.草魚肝一個隔水蒸的湯對藥一起可以治小兒疳積。

觀賞性

水楊梅的繁殖比較簡單,容易栽培,觀賞價值高。其葉面油光發亮,春天萌出的新芽幼葉在陽光下,光亮耀眼,清新宜人。

此外,水楊梅枝條披散,婀娜多姿,紫紅色的球狀花吐出長蕊,秀麗奪目,且極耐水溼,具有水質淨化功能,是湖濱綠化的優良樹種,尤其適用於低窪地、池畔和塘邊佈置,也可作花徑綠籬。同時,該品種樹姿優美,花豐秀麗,也是製作景觀樹和盆景的好材料。

食譜藥膳

【炒水楊梅】

原料:(1)主料:水楊梅嫩莖葉5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蔥花,豬油。

製法:(1)將水楊梅嫩莖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淨,擠幹水切段。

(2)油鍋燒熱,下蔥花煸香,投入水楊梅煸炒,加入精鹽炒至入味,點入味精,出鍋即成。

按:此菜可為人體提供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祛風除溼,活血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腰腿痺痛,痢疾,水腫,白帶,月經不調等病症。因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病防病能力,強身健體。

【水楊梅燉雞】

原料:(1)主料:水楊梅嫩莖葉300克,光雞1只(雞重1000克)。

(2)調料: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蔥段,薑片。

製法:(1)將水楊梅嫩莖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淨,擠幹水待用。將光雞洗淨,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淨血汙。

(2)鍋內放入光雞和適量水,煮至雞熟,加入料酒,精鹽,蔥,姜,用小火燉至雞肉熟爛入味,投入水楊梅燒至入味,點入味精,胡椒粉,出鍋即成。

按:此菜由水楊梅與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雞肉組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具有補腎填精,活血消腫之效。適用於腰腿痺痛,咽喉腫痛,消渴水腫,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崩漏洩瀉,帶下,小便頻數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強身少病,精力充沛,澤膚容顏。

【水楊梅炒肉片】

原料:(1)主料:水楊梅嫩莖葉300克,豬肉200克。

(2)調料: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薑絲。

製法:(1)將水楊梅嫩莖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淨切段,豬肉洗淨切片。

(2)鍋燒熱,入肉片煸炒至水乾,烹入醬油煸炒,加入精鹽,蔥花,薑絲煸炒,烹入料酒,炒至肉片熟而入味,投入水楊梅炒至入味,點入味精,出鍋即成。

【水楊梅酒】

原料:水楊梅、龍芽草、對月蓮、澤蘭各9克,血當歸12克,月季花7朵,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前6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活血調經。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