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探索實驗的另一種方式(Artist苑旭彤)

EASACIM:“苑旭彤”

創作起始時間:2014

材料:印刷、電子程序、樹脂、毛髮

FRI(2019.03.29)

苑旭彤

1994



2019

作品入選“無問西東中法當代藝術邀請展” 上海

考取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

2018

作品入選“今日.牆勢力第三屆牆報藝術家展”,並獲三等獎 今日美術館,北京

作品入選Asian Art Works “新聲計劃”展覽 AAW 畫廊,北京

作品入選“相遇亞洲——多元化的青年藝術視覺”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重慶

作品入選天津美院實驗藝術展“感知測試” 嶺南美術館,廣東

2017

作品入選天津美術學院優秀畢業作品展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作品入選“千里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第八屆暨2017屆畢業生優秀作品展” 魯迅美術學院

2016

作品入選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大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2013

考取天津美術學院


Yuan Xutong苑旭彤:在我的藝術項目中所探討的主題是“象徵性”、“隱喻”、“語言”以及“界限”。我對社會生活中的規則指令和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矛盾、及妥協以及物體自身所表達的情緒和指向性很感興趣。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重塑日常物品以及文本編輯。通過利用網絡搜索、社會關係網以及社會調查來做作品,並且最終以圖像、文本、影像以及行為干預的方式來展現作品。把日常物品應用到作品中可以模糊藝術品和日常用品的界限、觀眾和藝術作品的界限,甚至是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這些元素打亂糾結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敘事形式。

《危險關係》

EASACI:您對“界線”一詞是如何理解的?

Yuan Xutong苑旭彤:“界限”在生活中以很多狀態出現,現實當中人用各種材料的阻隔物把空間分割開,比如護欄,牆體。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界限”,有些界限是虛擬的,是一種心理界限,我曾經做過一個關於”隔離帶”的作品,帶子那麼軟,並沒有實際的阻隔作用,只是”界限”的一種象徵,但是人們還是會按照隔離帶規定好的路線行進。哪怕半下了電梯半分鐘就能走到的公司門口,我用隔離帶規定好複雜的行進方向,人們還是會選擇一邊抱怨一邊在帶子規定好的路線中穿梭,這種心理上的界限是社會行為和教育所賦予的,一旦形成會比較難突破。然而很多藝術家在做作品時更傾向於打破”界限”,比如各種跨界作品:約翰.凱奇的“4分33秒”、白南準的“錄像藝術”,藝術作品與觀眾和作者的關係也多多少少沒有了很明確的界限,甚至有些作品中,觀眾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所以我感覺在創作中界限已經是很模糊的了,作品創作中沒有界限才能在不同的領域碰撞出更有意思更深刻的作品。


《割裂》

EASACI:您對於創作元素的把控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Yuan Xutong苑旭彤:我覺得在作品的創作中,背後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以及相關的知識去擴充作品,並不是腦子裡想想作品的完成後整體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再加個解釋上去就完了,以前我這麼做過,然後就會造成作品和作品解釋牽強附會,整個作品看起來特別單薄。後來知道自己做創作的時候可以選取儘量多的相關創作元素,分析整理元素本身有意思的東西,以及元素與作品的關聯,最後提取最能表達作品意像的元素放到作品中。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由繁到簡的過程。創作元素表現在完整的作品當中不需要太多但是要精到。

《紅電扇》

EASACI:對於“實驗”而言,您在開始探索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心路歷程?

Yuan Xutong苑旭彤:我對於”實驗”其實一開始是有些抗拒的,因為當時剛剛上大學,覺得繪畫是唯一能表達我自己想法的方式,最多就是嘗試一下綜合材料的繪畫,但是隨著對各種媒體,材料的認識和應用,我覺得實驗性質的作品更適合我自己,更全面更多元的表達自己。每個藝術家都有偏愛的材料、媒介或者作品形式嘛。當然後來也經過很多身邊人的質疑,覺得作品會看不明白,家人也不知道我在搞什麼,甚至說不務正業什麼的哈哈。總之一開始嘗試“實驗”性質的作品過程是比較艱難的,有很多不自信和不確定的因素在裡面。後來畢業展得到的很多老師的肯定,以及後來申請國外的研究生,用這些作品申到了不錯的學校,才一點點的自信起來,我覺得“實驗”性質的作品是對未來藝術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沒有實驗就沒有辦法打破傳統的藝術形式,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要試著接受甚至主動尋求變化,“實驗”它有自己獨特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裡面。


《隔離帶》

EASACI:您認為持有相同創作元素的藝術家的競爭優勢在於哪裡?

Yuan Xutong苑旭彤:作品中有相同的創作元素就可以把所有的作品用這種元素串聯起來,成為一個作品系列,讓創作看起來更完整,對於作品中某一個方面或者某一個創作元素的研究更加具體深刻。這些反覆出現在作品中的相同的創作元素甚至可以成為一個藝術家的“標籤”,這樣對於其他人瞭解你的作品並且留下深刻印象是有一定的助益的。但是如果這種創作元素一成不變,就會使自己的作品給人形成一種很套路很刻板的印象。所以相對來說有有優勢同時運用不好也是有劣勢的吧。

《影子的影子》

EASACI:您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看待的?

Yuan Xutong苑旭彤:這個問題比較大啊哈哈,不太好回答。我個人覺得簡單來說是一種永遠在妥協和對立之間尋找平衡的一個關係吧。人與人之間覺得特合適特知己的狀態就是找到了這個中間的點。甚至父母親人與你之間的親情也是有從屬、妥協和對立所構成的複雜情感。妥協和對立就像兩個極值,愛、喜歡、爭吵、懷疑、背叛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都會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每一個人都無法真正瞭解自己在對方心裡的位置,所以導致了人際關係的錯綜複雜。

EASACI:在藝術之外,您最熱衷於做哪些事情?

Yuan Xutong苑旭彤:喜歡打遊戲、看小說,尤其是盜墓類的、驚悚懸疑的小說。還有就是看看美劇、電影,當然大部分是恐怖的。可能是驚悚元素比較能刺激大腦,然後被唬住了就很愉悅。。。看的東西都比較雜,有一段時間還看過易經,但是看了前幾章實在看不懂了就放棄了,但是開卷有益嘛,看什麼書看什麼電影總是會學到一些東西、有一些感悟的。

EASACI:您對自己作品《time》中的重要構成元素“頭髮”的生物性是如何理解的?

Yuan Xutong苑旭彤:作品裡的頭髮是我每天早晨梳頭髮掉落的,人體的毛髮蘊含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基因密碼,是極具個人符號性的一種材料,在作品中頭髮所代表的意象不再是身體的一部分,是我對如何將時間的概念物化,如何將自我存在過的痕跡與符號性賦予給線性時間的一種探索。頭髮是逝去時間的載體。

EASACI:藝術需要革命,您下一步在媒介和思想上會進行哪些方面突破?

Yuan Xutong苑旭彤:我最近特想學processing編程,但是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編程。最近對交互藝術挺感興趣的,因為自己沒有嘗試過運用這種“科技的力量”做過作品,所以想嘗試突破一下自己,我是屬於比較電腦盲的那種人,我預計這個過程會比較艱難,哈哈。可能從沒有接觸過的領域更能發掘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所以這是我下一步想做並且正在計劃做的事。


《time》

EASACI:每一位藝術家都是一種獨特的靈魂,您認為自己的作品與自己進行怎樣的對話?

Yuan Xutong苑旭彤:現在反觀這些年來做過的作品,其實還是能看出來很多變化在裡面的,每一年有每一年的成長,也有一些失去的東西。作品變得越來越成熟的同時也會失去過往的一些真誠、天真。所以我的作品告訴我的一些即將失去的閃光點,我會盡量去把他們撿回來。然後就像前面的問題我說的,過去的一些作品太過單薄,最近這幾年就注重於完善這一點。然後在布展的時候,作品會和不同的空間產生對話關係,這是我體驗不足的地方,也在儘量去積累一些布展的經驗,這些就是我的作品告訴我的事情。他們說他們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嘿嘿。

部分(section):EASACIM含量

編輯(editor):POINT GREEN

圖片(photo):Lr Don

藝術家(artist):苑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