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从源头分析龟患病的原因,釜底抽薪

龟的疾病一直是很头疼的事,费心费神,龟友们多有体会吧。不仅仅是这样,有时候龟友缺少自我思考和审视也是不妥的。龟患病治好了,就万事大吉了,没曾想不久又开始患病,不少时候还是患同样的毛病。不排除有的个体会有遗传性易患病,但不是这么凑巧吧,那么多只都这样?还是从源头没做好,真正做到根治,还得釜底抽薪。

个人认为龟的发病还是环境、饮食和应激这三个重要方面。有整体的“大”方面再延伸到个体的“小”方面,具体的表现就会是某个症状表现出来。所以在对症治疗的时候,我们也得多花点时间进行一番思考,既然饲养,我们就希望可以养好嘛,少出些岔子,对吧。

一、环境因素。

在饲养过程中,龟是离不开环境的,无论是简单的饲养还是后期的繁殖以及自己的精品培育,哪个都离不开环境,龟无时无刻不再依赖着环境受到环境的制约。例如黄缘需要散光环境、其他水龟需要阳光晒背,不同品种对于环境的需求略有不同。整体的饲养环境布置好了,一旦龟适应后,会省去很多问题的。当然,这里的环境,还是蛮有内容的。不仅仅是我们表面认识的水质、躲避以及阳光,还包括了温度变化,饲养密度,品种等等。所以有时候我们的认知需要全面一点,多方位的思考一下,打开你的思路。

二、饮食因素。

病从口入嘛,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了,医院在夏季的时候最繁忙的就是胃肠道科了。夏季东西容易变质,而且天气热,吃冷饮的就多,一冷一热连恒温动物都受不了。龟的生长自然离不开食物,这个和它能挨饿多久没关系。食物不合理的保藏导致的变质、喂食量的不合理、还有解冻的不彻底,以及水环境更换不及时导致吃食误喝脏水,都是病从口入的原因。另外饮食的营养也是一个问题,长期没营养身体素质就会变差,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龟也是一样,饮食多元化一直是所鼓励的。不要求把满汉全席搬上来,只是喂食别长期的单一化就好。

三、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对于龟类来说,还真是一个杀手般的存在,应激简单来说就是龟的体内平衡受到威胁所做出的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也可能是单因子刺激,也可能是多因子刺激。而且种类还很多,应激也算是比较复杂的,让人无法理解。例如有些应激反应表面无症状,却发生莫名的死亡,大多这种情况下龟的内脏器官是病变的,但是为时已晚。对于龟的操作,需要我们适应慢的节奏,而不是我们的想当然。举个例子吧,龟的下水,放在晒台上或者斜坡上,让它自然下水总比直接一下子扔下水要好得多。往往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也可能造成蝴蝶效应。磨炼你的性子,随着龟一起慢一会,或许效果会更好。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说明一下龟病的来源,但是这里面的门道细细想来,其实也不少。我们在日常的探讨中,其他篇章里也都会有涉及。对龟的认识上,还是要站在它的角度去想,爬行变温动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体会和认知,只要自己是有这个意识在的,会相信你越养越好的。用心,在哪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