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在月牙泉边骑骆驼,我在月牙泉边吃烧烤,蹦迪,还有篝火晚会


几乎每个人来敦煌,都有一个理由。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敦煌一直都是无数人心中的胜地。对于敦煌,人们所熟悉的,是弥漫在落日下缓缓行进的驼队,是映照在清澈月牙泉和起伏的鸣沙山,更是镌刻在石窟里那一个个“飞天”的形象……


月牙泉小镇,满眼的惊喜~没想到小镇的建筑风格像极了龙门客栈,身处这般古风小镇,初次走进月牙泉小镇,“穿越”这个词就涌入脑海。古朴沧桑的大漠敦煌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自古就在绵延三千里、横贯两千年的丝路文化中独具魅力,而月牙泉小镇的建设初想更是汲取了当地的灵秀。
月牙泉小镇像是一首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岁月和历史的兴衰投射在小镇的肌理上,似乎凝固成了永恒的记忆。看着小镇入口处“千年敦煌”四个大字,你会被这座古朴的民俗小镇所叹服。事实上,除了流淌着的文化和传统之外,这里还是敦煌体验式旅游的新地标。

月牙泉小镇以沙洲千年古城为模板,打造了一个集吃喝玩乐住为一体的古镇,既有沙漠古镇风光,也有戈壁荒漠美景的走廊式商业街,包括特色美食、艺术工坊、主题客栈、休闲娱乐4大主题区域。小镇不大,只有两排房屋,房屋都是两层结构,一层楼是商铺,二层是客栈。
如果说,存在于你印象中的敦煌,兼具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令人称奇的自然风光,却独独缺少了那一份古城的安逸与静谧,那么月牙泉小镇将弥补你的遗憾。放眼望去,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用青砖铺的路,木板做的桥……假如让游人穿上古时的衣服,南腔北调,粮食布匹,马戏杂耍都在这里汇集交融……你会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驴肉黄面、肉夹馍、羊肉粉汤、炒凉粉、大漠猪蹄、手工麻花、敦煌烙饼、关东蒸碗……当这些属于敦煌的味道依次挑逗着你的味蕾,想必来往的游人都会深深爱上这座小镇。此外,在月牙泉小镇,每一家小店,都有一个故事,游客在这里停下脚步,坐下来谈天说地,浓郁的建筑特色和绚丽灿烂的传统民俗文化为古城敦煌平添更多光彩。最重要的是,小镇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腹地,不论是游玩还是观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又见敦煌。这是一块演绎过历史风云的土地,在“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长长的驼队驮着千年的背影,雄壮地沿着弯弯曲曲的丝绸古道,缓缓走进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一排排古色古香、民韵醇厚的建筑、街道和民居,以及骆驼蹄声在青砖板上摩擦出的咯吱声,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时间好像从来没有从这里流走过。
在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精神层面的满足度愈发为人所关注。以文化为内核的特色小镇品牌必须具备大格局。可以说,以丰富的敦煌文化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依托,月牙泉小镇独辟蹊径创出了成功之路。在某个层面,月牙泉小镇的建设更像是一场文化盛事的呈现。
正是得益于敦煌厚重的文化历史,在月牙泉小镇,每一家小店,都有一个故事。游客可以在这里停下脚步,坐下来谈天说地,喜书画的聊聊字画,喜音乐的抚弄着琴弦,静听琴声缭绕。月牙泉小镇里返璞归真的民俗民风,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更为深厚的体验。

丝绸之路上的一缕丝绸,记载着中华绚丽的记忆;悠悠古道,沉寂千年后驼铃又起。作为中西交通、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敦煌文化荟萃了古代的西域文明、华夏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等璀璨光芒,铺就了著称于世的古代商贸之路和文化交融之路。因而,月牙泉小镇作为文旅小镇品牌,就必须站位文化制高点。
这个以文化为内核的小镇,文化比景观建造更为重要。如今,月牙泉小镇不仅是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敦煌)基地、甘肃省陇原巧手示范基地、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保护基地,而且还设有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创基地。驰名中外的敦煌写经、剪纸、彩塑、敦煌文化及元素挖掘创意,都在这里大放异彩。对于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月牙泉小镇而言,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神是它的灵魂,文化的高度决定了其发展的高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丝路经济的崛起必然也会带动丝路旅游产业的资源重组;而旅游市场的转型和升级趋势,也顺势会引发小镇旅游产品的改造和升级。解读“千年敦煌,千年小镇”的意义,很难想象,一个小镇何以把千年敦煌的文化融合进去!打造全新的旅游小镇,月牙泉小镇有着更远大的目标:营造软环境,提升小镇的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