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图解佛教农禅并重,中国好和尚


农禅,既是中国古代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禅宗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一般认为,真正开始农禅并重生活的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禅宗僧侣融禅于农、以农悟道的生活习惯和修行方式,促进了农禅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禅宗寺院的农业生产也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农禅并重”文化传统。


净慧长老用自来水冲洗地面
净慧长老不辞辛劳,肩扛木板。
学诚大和尚与大众一起剥玉米
老法师出坡劈柴火
白马寺的僧侣在收割寺院种植的黄豆
白马寺的僧侣在收割寺院种植的黄豆
法师手提竹篮
僧尼集体出坡,锄地生产。
法师们山间担柴,返回寺院。
法师们出坡铲土,用小车推运。
法师们辛勤劳作,在水田中收割稻子。
白马寺僧众集体出坡劳动
法师们用小车搬运石块
法师竹筐收货食物